• 76阅读
  • 0回复

成功之道——部分优秀农民企业家访问记(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3
第2版(经济)
专栏:

成功之道
——部分优秀农民企业家访问记(上)
成功,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
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失败,也许就意味着一批人打掉“饭碗”。
全国上千万农民企业的上千万企业领导者,谁不渴望成功!
于是,若干新闻单位最近评选出的百名优秀农民企业家,立即成为亿万人注目的中心。
“他们是怎样取得成功的?”“他们如何才当上了企业家?”9月,夏秋交替的北京,当百名农民企业家会聚一堂时,我们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和亿万人的关注,叩响了会议驻地部分农民企业家的门扉……
“千条万条,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好是第一条!”“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成功,既靠我们干,也靠大家一起干!”被采访的对象,年龄有殊,经历不一,行业相别,性格各异,但这些话意却是众口一辞。除此之外,每人又自有一番从历经坎坷的甘苦中升华的动人的话……
“近两年,二十多名大学生自愿来到我们公司……这是吸引人的事业,为了她,我要永远进取、进取……”
48岁的“最佳农民企业家”、广东顺德裕华实业公司总经理区鉴泉,瘦小文静,轻声慢语,说到这里却显然动情了。是呵,这位办过十几年酱油厂、1977年才开始建风扇厂的农民企业家,正是凭着这颗进取不倦的事业心,才使他领导的企业成为一个产值近亿元的集团式镇办企业。
风扇行业几度剧烈竞争。1982年,全国3000厂家淘汰得只剩300家,其中就有裕华风扇厂。谁知,厂子刚站住脚,区鉴泉又大胆提出要研制导风栅格座钟式鸿运扇。许多同事疑虑重重,言语举止慢条斯理的区鉴泉,此时却变得雷厉风行,先是说服同事,继而分析市场、研制产品、投入生产……真是马不停蹄。从区鉴泉偶然瞥见海外一则广告上鸿运扇的样子,到裕华的产品大批上市,前后才5个月!为了尽快推出这种体轻、风柔、安全的风扇,区鉴泉费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夜!
他们终于成功。当年,裕华的40万台鸿运扇抢售一空,创利350万元;转年,又是100多万台上市……
“下一步目标?”——“干更大的事业,让企业最大限度地发展。”这是区鉴泉——一个奉“事业第一”为座右铭的创业者,对记者的回答。
“只把眼前生产搞好,不算企业家。重要的是有远见。对产品、对政策要有远见,对生存环境也要有远见……”
蒲尔威,右衣袖空空,左手,用仅有的无名指和小指,夹着一张名片递给记者。这位贵州乡镇企业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织金华业超微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由此被誉为“独臂英雄”。
从14岁用土法子合成硝酸钾算起,老蒲搞化工已有30年了。19岁时,一次猝不及防的爆炸,使他的双臂伤残。但这没能挡住他继续苦干。而真正干出“大名堂”,则是从1983年底,老蒲独自办厂之后。是他,带着人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大型超音速内循环气流粉碎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靠这种设备,他们生产出来了细度在1微米下的超细微化工原料,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今年3月,全国送93个同类产品去丹麦展销,而被选中的6个产品,全是蒲尔威他们公司的。
谈成功,蒲尔威不离“远见”。比全国各厂提前二三年转产超细微涂料,花几十万元引进技术建成全国第一台气流粉碎机,从上海科技情报所第一个获得国外高温催化法生产工艺……都来自于远见。蒲尔威依此断言,他们厂的产品在国内还可领先5年。“那么5年后呢?”记者问他又有什么新道道。他笑笑,却缄口不语,大概是怕泄“天机”。
蒲尔威也琢磨政策:“有人嘀咕,厂子越办越大,政策变了怎么办?‘土政策’多时,真叫人心神不安。可我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我国人多地少这个难题,只有办乡镇企业才能解决。因此,我认定支持农民办乡镇企业这个政策,变不了。大政策看透了,遇到卡我们的‘土政策’,就敢同它斗。”
同蒲尔威交谈,感受到他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感。领先5年的优势,并没使他忘掉国营企业这个对自己生存构成威胁的潜在对手。他认定,国营企业有好设备,高技术,成堆的大学生,冲击我们乡镇企业的那一天肯定会来。要立于不败,更得不断增强实力。为此,蒲尔威舍得扔大把钱建厂房,换设备,今年200多万元,明年400万元。不过,蒲尔威认为,真正有远见,是舍得花似乎看不见效益的钱:购买专利技术,他们已花了40万元;培训工人,送人上大学,用去10万元……
“人家瞧不起我们农民,我就是不服气,我要重新树立农民的形象……”
听似荒唐,却是真的——有一次,他坐的吉普车被一名警察截住了。
“谁的车?”
“我的。”
“你啥级别?”
“没级,我是农民。”
“农民坐啥车”警察把车牌子摘走了。
卢志民,一个看去普通的乡下青年感慨地说:“过去象我这样的生产小队长,全国有600万个。”假如他象自己的父辈一样,安于当个循规蹈矩的乡下人,那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但是,他偏要选择一条破坏常规的路,偏要想办工厂,想了这个想那个,所以便惹出左一个右一个的麻烦。
就说办啤酒厂,照常规,一年的可行性研究,半年的图纸设计,然后再去盖上17个“婆婆”的17个图章。哪年是个头?有人说:“能出啤酒?马尿都出不来。”结果呢?他咬着牙,一关关地闯去。他不仅把国内同类厂一般需要两年的建厂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产出质量上乘的啤酒。他不仅有啤酒,还有另外15种工业产品。轨钢机越过长江,进宝钢;剪板机、鼓风机、引风机远销四川、云南。这个过去“光棍”四五十的小生产队,1986年总收入1200万元,除去上交国家和集体积累的440万元外,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
现在这里已不叫生产小队,它的大名赫赫然,叫吉林省四平市红嘴子农工商联合公司。农民的形象的确变了,不然,为什么那150个城里的青年人要跑到这个公司来工作呢!为什么每年有近3万人到这里来参观呢!
卢志民却说:“我不能站在这里让人家参观,我必须继续前进。”
“农民办企业,难,想不到的难哪!难不可怕,成功从难中来,关键是自己要挺住……”
说起来挺平淡,而经历真有些传奇色彩。历史的浊流曾把他卷入歧途;新的浪潮又使他新生。而若没有70年代末的伟大变革,谁也不会把派遣特务、死囚、反革命,同农民企业家、“酱油大王”联到一起。但这在他——山东省菏泽市沙土酿造总厂厂长李凡聪身上竟成为真真切切的事实。
7年前,沙土镇人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镇上会任命刚摘掉反革命分子帽子的李凡聪当酿造厂厂长;二是没想到这个蹲过20多年大牢的人会带着10来个人,靠5头驴4盘磨和20元钱,几个月就赚了一万二!但人们更没想到,他会那么果断地“请”走了上头“照顾”到企业里的一批干部,大胆起用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能人;没想到,他会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严格治厂,开除了不争气的亲友,辞退不好好干的干部子弟,把厂子管得井井有条;没想到,20元钱起家的小酱坊,短短几年间神奇地变成拥有5个分厂、600多职工、68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大家业”,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累计提供税利近400万元;没想到,他们生产的“葵花牌”特鲜酱油会夺得国家银质奖,超过瑞士、日本的名牌货,畅销于欧、亚、美16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500多万美元!随着一个个“没想到”,是一阵阵非议,而在一阵阵冷风面前,李凡聪没有倒,而是硬挺着赢得一次次新的成功。回顾这段挺过来的成功路,这位山东大汉淡淡一笑,轻弹着带有“山东省海水养殖公司、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菏泽市沙土酿造总厂联合经济实体董事长”头衔的小名片,说:“这小片片能说明问题,是改革给了我施展才能、报效国家的机会。为了成功,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可我把握住一条,再难也得挺住。挺住,就过来了。
“为什么我敢干?因为过去不把我们当人看,我就要争这口气,这口气就是我们的动力。”
当一些吃商品粮的职员工千方百计地由大西北往东部移动的时候,他不但从东部“盲流”到大西北、在那里安了家落了户,还在26岁的时候斗胆承包了一个企业。那是改革之初的1981年。但那是一个什么企业呵:破房烂瓦,仅有三名职工不说,固定资产仅两千多元,债务却有两万多元。问他为什么承包,他讲了这么一件事:他进高中读书才六个月,就因为大伯有什么历史问题被赶出了学校,折腾来折腾去,他竟下了这样的决心:我生在此地,但决不能死在此地。于是,1976年的9月9日(他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他开始了他的“盲流”。
“过去不把我当人看,有本事也不让你干,现在允许承包,这不是我们的机会么?”破烂的企业在他手中发生了变化:到现在职工增加了40倍、固定资产增长了350倍,债还了,还有80多万元流动资金。他告诉记者,其实也没什么诀窍,关键是围绕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谁说中国人天生就懒?在我们那里工人下班你不赶他不走。短短几年,他的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好几项第一呢:全区规模最大的汽车修理厂、改装的贺兰山牌汽车是有关部门确认的全区唯一合格的改装车、由于信誉颇佳该厂为区保险公司指定的肇事车修理厂,什么样的进口车都能维修。
“将来干什么?”“继续干!再扩大规模。”他说“树长大了你不好砍”。实际上,他心里还是憋着一股子气呢,他承认,他想办更大的事业,动机之一就是为农民争气。
他就是唯一的宁夏代表、贺兰汽车改装修配厂厂长、年方33岁的陈秀华。
本报记者 刘允洲、吴长生、凌志军、蒋亚平、陈 健采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