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小”的哲学随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3
第8版(副刊)
专栏:

“小”的哲学随想
舒平
本世纪中叶以来,正当东方的一些实业集团热衷于追求巨大规模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时候,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却在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许多巨型企业、跨国公司执行着“任务分解原则”,或者象“阿米巴原虫分裂”那样,或者象“母鸡下蛋”那样,分出了种种任务单一、规模较小的事业部和子公司。
英国E.F.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美国彼得斯和小沃特曼的《寻求优势》等著作,调查研究了英国煤炭局、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公司等一系列最成功的公司,认定“小规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提出了“小就是好”的经营哲学,以为这是时代的趋势。
这样提出问题是颇为新鲜的。因为多少世纪以来,从经济结构的发展来说,农业总是沿着“个体小农——小型农场(或合作社)——大农场”的道路向前发展,工业总是沿着“小手工业——手工作坊——大机器工业”的道路向前发展。这种“小”——“中”——“大”的趋势,不是十分明显吗?本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化大为小”的新趋势,应该说是有时代新意的。
但是,如果不局限于企业结构,注重“小”的思想,却也并非西方人的发明。我国春秋时,随国大夫季梁就说过,小国能够对抗大国,是因为小国能守正义而大国却常暴虐。秦汉之际,儒家提出过“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这在当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还不如“天下为家”的“小康”政治模式来得现实。三国纷争时,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从荆州沿长江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结果却被只有五万之众的孙刘联军,一把火烧得“樯橹灰飞烟灭”。还有《红楼梦》里管家奶奶王熙凤也懂得“大有大的难处”。有些西方人早就有志于用孙子兵法、儒家哲学、三国演义的思想和策略,指导他们的企业经营活动。
舒马赫、彼得斯等的新意在于,直接从企业结构的角度,抓住了“小规模”的“灵活”、“易于管理”等特点,把这种同传统趋势相反的新趋势,揭示出来奉献给人们。
小规模的优越性是否可以粗线条地归纳为这样几点:一、虚心,能认真进取,不象“庞然大物”架子放不下;二、灵活性大,适应性强,不象“大船难转折”;三、行动利索,便于试验、改革、创新,不是老怕摔破坛坛罐罐;四、容易体现工作同自己的切身关系,责、权、利易于分解、考察,便于管理。
“小”的这些优越性,人们在好大喜大的锣鼓声中,头脑昏昏,往往不易觉察出来。只有在吃够盲目崇拜一切从大和尽量高度集中的苦头以后,历史地进行反思的时候,才容易懂得它。我国自1979年改革以来,制止了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和“单一国有化”的趋势,承认了多种经济形式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在农村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了星罗棋布的乡镇小企业,推动了城市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激发了个体户进城办企业的积极性,等等。这些进程,有许多是“小规模的优越性”在中国的花和果。愈往前,愈加繁荣,当然并不排斥横向的自愿互利的联合,向“大”发展。
“小”和“大”是相对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我并不想推崇“唯小论”。单一的模式和解决办法是没有的。
从宏观说,一个发达的企业总是越办越大的。
问题是在“大规模”的宏观发展中,每一步都不能忘乎所以,只要大,不要小;而要在微观上不断用“小规模”来充实它。“小就是好”,没有这种扎扎实实的“小”,“大”就成为空架子,空中楼阁,就随时有倒塌下来的危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