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壮乡小道风情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壮乡小道风情录
本报记者 段存章
一山一景也风流
5月11日清晨7时许,我们乘汽车出靖西县城行不多时,见一告示牌:“前面塌方,暂不通车”。司机扭动方向盘,转进深山里的简易公路。
这条路是前几年一支地质队勘探锰矿资源时修的。路旁农舍飘出袅袅炊烟。田里玉米旺,稻苗青,农家妇女肩挑犁耙下田,捎带着竹编的鸭笼子。三三两两的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走过村头的石头庙,来到岩石下的校舍。汽车急转弯处,见一大榕树,树下山间小溪旁,村姑排队挑水,铁筒一个挨一个,轮流着一瓢一瓢舀水。“快来看,快来看!”司机在树丛中抓住了一只变色龙。摄影记者急速过来拍照。然后,放“龙”归山。车开了,这个受惊的小动物仍爬在一支藤条上,扭着头与我们告别。
山路越走越难行了,又遇一个下坡,下面驰来县锰矿厂的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车,与我们的车顶住,无法通行。还是对面的车退了回去,停在路旁,我们的小车才过去。只见那辆大卡车上载着数十辆自行车,骑车人在后边跟着;山里人行路难,买到自行车,车坐车,车骑人是常有的事。
在那弯弯的山路上,农民赤膀挥汗挑矿石来来往往。山间一块空地上堆满乌黑的矿石,一位年轻女同志坐在那里,守着一台磅秤,手里拿着账本,收购矿石。挑矿石的农民一到那里,钱就到手了,挑100斤矿石可挣六七角钱。沿途堆着待运的矿石。同行的《三月三》杂志编辑农耘对我们说,他这里有个姓方的亲戚,人称“十三万”。几年前还挺穷,如今靠开矿富起来了。
出山口,河水渐大,有发电站,机声隆隆。15里山路,足足行了两个小时。
一拉一推见风格
一日,我们出田东县城,过右江,到深山里的印茶乡采访。车到渡口,岸上车队成龙,人群拥挤。一辆大客车刚开上渡船就坏了,死死堵在那里。乘客急了,纷纷下车乘小船过江。等候在码头的人群怨声不住。趴在地上修车的司机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停在岸上的广西矿产公司一辆拉煤的汽车司机说话了:“来,我帮你拉一拉!”说着,他拿出一条很长的铁绳,一头拴到客车尾上,一头拴到自己车的头上。只听满载煤的车一阵喘着粗气,缓缓后退,客车被徐徐地拉下渡船。
正在这时,一辆在江滩上满载沙石的拖拉机开来了。看样子,年轻的农民司机怕堵住渡船进口,用了好大的劲想冲上公路。可是由于超载,白费了力气。小伙子不服气,开足马力二次冲,还是爬不上去。眼看拖拉机退到渡船进口处了,只见旁边站立的五六个青年旅客赶过来,齐声喊:“一二三”,一猛劲把拖拉机推上了公路。
捐款办学与捐款修庙
出玉林市行车50公里,路经山心乡,碰上赶圩,热闹非凡。我们留心观察街头的新鲜事儿,忽然被一处醒目的墙报所吸引:告急!!!山心乡小学危房五间,急待维修,吁请各界捐款资助。墙报栏内一边写着办学的重要意义、危房的现状以及修理的规划;一边写着捐款单位与个人的名字和金额,有的三五元,有的几十元,最多的上百元,总计捐款2000多元。末尾,还有学校师生的一封公开信。来不及细看,粗粗记下几句:“楼堂馆所少花一点钱吧,文山会海节省一点吧,吃请招待少破费点吧,大家都来关心一下在危房里读书的娃娃吧!”
出村,车停公路旁,徒步穿过稻田埂,走进南山坡上新建的一座“三帝宫”。那里是雕梁画柱,神像排座,香火不断,西侧摆着三块石碑,上面刻着捐款修庙人的名单和金额,有个青年正烧香拜神。
两种捐款,用途不同,引起我们的思索。
鱼峰山下的“歌海”
“争先攀绝顶,及早赶前程”,我们受到山腰“心漱”亭上这条楹联的鼓舞,一口气登上了柳州市的鱼峰山顶。俯视市景,柳江穿城而过,南城北城相辉映。这是一个“歌源”之城。
下山途中,观看歌仙刘三姐塑像和记载她传说的碑文。走进溶洞,有刘三姐对歌的一组又一组的群雕像,令游客叹为观止,只听洞外“末了亭”、“景贤亭”前传来一阵阵的对歌声。我们走到现场,只见山道两旁坐着许多游客,西边的两位中年男子正与东边的两位中年女子对歌:
现在时代好得多
玩有玩来乐有乐
从前那个旧社会
我们受苦几奔波
解放来了好处多
男女老少唱山歌
女的歌声刚落,男的交头耳语,立即答唱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