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7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一)
袁伟民
编者按:“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思想工作必须抓,否则,就驾驭不住这支队伍,就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袁伟民在指挥中国女排打胜仗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办法。看起来切实平易,并无奇峰突起,却处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彩。本报分五次刊登他的这篇心得。在政治或业务领导岗位却不会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同志,尤其可从中得到启迪。
我们的运动员、教练员常说:金杯是用心血和汗水铸造出来的。在中国女排执教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在做队员思想工作上所花费的心血,并不亚于带训练所下的功夫。
片面夸大思想工作的作用,变成“精神万能”,是错误的;过分强调物质刺激,把思想工作看成可有可无,也是错误的。听说有的教练员曾用这样的办法:扣一个好球给多少钱,发一个好球又给多少钱。这是十分可笑的。
我们女排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时,赛前可根本不知道会有奖金;后来参加大赛,知道有奖金了,主要也不是靠物质刺激。如果仅仅为了钱,有的队员恐怕也不愿意到国家队来受这份“罪”了。可以说,我们女排5次夺取世界冠军,思想工作都起了保证作用。
我在女排执教的8年半中,从我手中进出的国家队员达47人次。如今这些队员虽然都已离开了我,但只要我闭目一想,每一个姑娘的性格特征,都会活龙活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耐心疏导,水到渠成
人们常常把条件成熟、自然办成的事,比喻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做思想工作也有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问题。人家一时想不通,你不能强行硬来,非要人家想通不可。应该允许保留看法,然后想方设法,耐心疏导,直到他想通为止。
1982年世界锦标赛后,我们队伍“大换血”,1983年底输给了日本队。1984年还能否夺取奥运会冠军?起初,张蓉芳和郎平怎么也树立不起信心。郴州冬训开始,我找郎平谈心,问她有什么打算。她谈这、谈那,就是避而不谈奥运会的问题。我就直言不讳地问她,对奥运会有什么想法?她就象答记者问一样,模棱两可地回答,什么希望不小,困难不少,努力争取吧等等。还一个劲儿声称:我是有信心的,但队不行,新队员自身的问题,又不是我们能替代解决的……
我让她把心里的想法统统“倒”出来,然后根据她的观点进行分析。我说:你以前最大的优点是不断地追求,从北京队到国家队,从第一次拿世界冠军到第二次拿世界冠军。现在,无非是什么都有了,金牌有了,十佳运动员的称号有了……你也不是完全不想再拿,而是觉得困难实在太大,下很大功夫,吃很大苦,也许仍拿不到。再拿一个第二名,人家也不会骂,不是说没有常胜将军嘛!
这些分析,其实都点到了她的思想,可是她不服。她用我过去说过的话,驳我现在的观点。
她说:“你不是说夺取世界冠军要有物质基础吗?队伍调整,实力下降,物质基础不具备了,还要夺取世界冠军,这不是违背科学吗?……”我耐心地听着,又一层一层帮她分析。
我说:“要拿冠军,我们基本条件不是不具备,而且物质基础是可以创造的,现在离奥运会还有9个月,你还没有进一步创造,怎么就知道奥运会夺魁不可能了呢?!人的潜力是很大的。要想干成一件事,下一般决心和下死决心其效果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力气很小,一旦着火了,看到屋里的财产和生命受到威胁,他冲进去,可以抢救出平时怎么也搬不动的东西呢?!其中就有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截断自己的退路,下死决心要夺取奥运会冠军,那么就有可能挖掘出在一般情况下挖掘不出的潜力,就有可能把9个月变成18个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来看,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和程度。倘若我们思想上对奥运会夺魁就没有信心,只是走着瞧,试试看,能拿不能拿,到时再说,那么怎么还谈得上在行为上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呢?!……”
郎平听着,掉起眼泪来。她觉得教练讲得有道理,又觉得眼前的路,实在太难走了……
这次谈话,对郎平是有触动的。这些道理,后来又经过举一反三的灌输,她终于接受了。
那天,我还找张蓉芳深谈了一次。没想到她哭得比郎平还厉害。作为一队之长,她的地位,决定了她的想法,决定了她的难处。奥运会对她来说,又是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她希望在自己引退时有个好结果。可是,看到队伍更新后水平下降,自己胰腺炎手术后身体情况又不佳,她感到棘手,感到前景渺茫……
她认为不是自己不努力,她很想最后争一争;她觉得自己已经忍受了体力上、精神上很大的痛苦;她感到委屈,哭得那么伤心,甚至抽起筋来,急得我和杨希忙给她掐“人中”。
我对她说:现在你是队里举足轻重的人物,连郎平也看着你呢!我跟她一起回忆,过去我们这个队是怎么从艰难中走出来的,激发她信任这个集体,真正把队长这副担子挑起来,带领大家,下死决心去夺奥运会这块金牌。
我知道,如果张蓉芳、郎平对奥运会夺魁没有信心,那么,这块金牌也就很难拿下来。所以,冬训前期,我们一直给她们俩反反复复地解决一个信心问题。一次次谈,一点点抠,总算把她们的思想“转”过来了。后来,她俩不但自己想通了,还去做别人的工作。一个冬训下来,全队的信心问题也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本文摘自人民体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我的执教之道》一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