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漫谈改革题材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7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漫谈改革题材文学
王蒙
改革题材文学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打动了千百万读者。改革开放仍然是我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兴奋点,改革的前途、命运、困难、出路、方法、步骤……所有的一切都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甚至牵动着国外许多人的心。因此,说改革题材作品不受群众欢迎是没有道理的。如一些反映改革的电视剧,尽管不是十全十美,尽管文艺界对它有不同的议论,但它在群众中掀起那样的热潮,反映了人们对改革事业的关注。
但是,我们对改革还有一个认识过程。一些改革题材的作品有简单化的倾向,反映出我们对改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甚至幼稚。一种倾向是把改革观念化,似乎改革只是和保守观念作斗争,只是一念之差,一念被纠正过来,改革就大获成功,天上就掉馅饼,四化就指日可待。但事实上,这同改革进程相去甚远。任何一种看似保守的观念,都同许多实际利害关系、实际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着。如大锅饭,批起来容易,真正解决起来困难大得很。平均主义,克服起来也非常困难。还有一种倾向是两极化,把改革的过程说成是以改革为一方、保守为一方的斗争,斗倒了保守的,改革就能胜利。这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受了以路线斗争为纲这一观念的影响。因为改革的过程不但是一个斗争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建设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改革的水平,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还有一种情况是清谈化,把改革者、改革家的形象塑造成了清谈家。
出现这些问题,不是由于我们写改革写得太多,毋宁说是写得太少了。是由于我们的作家对改革的切实体验,钻研,分析,认识,比较,积累还不够。
如何反映改革,有一个问题,至今我们认识得不够,或者说还刚开始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面貌,它的规律是什么?它的发展状况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改革时期,题材仍然是广泛的,可以写工业改革、农村改革,也可以写儿女情、家务事,也可以写历史、神话,也可以写大自然……但不管写什么题材,都应尽可能体现出我们这个全面改革时代人们的精神力量、精神活力、精神追求、精神上的探索。尽管在这一点上,人们至今很难作抽象的理论上的界定。
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时期的精神生活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会形成各种议论,就会开出各种的药方。如有人认为改革时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希望中国能回到四五十年代革命战争时期,希望人们具有和当时军事共产主义制度相联系的那样一种崇高、激越、蓬勃、献身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这个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就是要很好地继承革命传统。但也不是说可以原封不动就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因为当时处于战争状况,吃大、中、小灶,住窑洞,很难再用这种方式来组织今天的社会生活。有些老艺术家感慨地说,当年演戏,领导早上给一个任务,我们一边行军,一边创作,晚上,战士休息时,我们就能演出;现在演戏还要钱,这些演员都应送到老山去,体验体验生活。真的去体验战争生活,我很赞成。但我有一个疑问:如果仗停了怎么办?是否说我们就会堕落了?只有靠革命战争,人的精神才能振奋,才能升华?而一旦进行和平建设,特别在多种经济形态下进行建设,我们的灵魂就会坠入地狱?我们要学会的恰恰是在建设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
又如一些改革家从西方接受了不少新名词,一张口就是耗散结构、增熵、负熵,或引用什么皮亚杰的心理学,一张口,大话连篇,宏论盖顶,把改革说得易如反掌……似乎这样就能救中国。事实上,中国近百年历史上,常常有从西方学一点皮毛的所谓新潮派或假洋鬼子,最后是一事无成,孤家寡人,下场惨得很。
所以前一段对改革的议论很活跃,很热闹。但也显示了对改革的认识还处在一个热情澎湃的阶段,没有完全进入对它的科学的认识。
在新时期、全面改革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否应具有创造、开拓精神,而又是脚踏实地的?只有创造、开拓精神,有时会变成空想家、清谈家。在中国,空想家、清谈家即便是有很可爱的性格,但下场往往是很悲惨的,也不受欢迎。改革是一种充分开放的,但又是清醒的选择。我们不讲开放精神不对,不讲选择也不对;不讲热情不对,不讲清醒也不对。诸如此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题材的文学作品,一切题材的当代作家写的作品,不可能不受改革时期人的总的精神状态的制约。甚至于一些表面上看不是写改革的作品,但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同时代人的思想、情感、脉搏,就必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改革时期人们精神的解放。反映这一精神解放的创作模式我们现在还在探索。刚才讲了两种:一是四五十年代的模式;二是“皮毛”西化的模式。还有一个模式,现代意识与东方审美观念的结合。这个模式作为一家之言,当然可以探讨,而且也很有趣味,有价值。但很难用这种模式来观察、测定当代多数人民群众的心态,因为这个文学模式主要是洋与古的结合,缺少的恰恰是中国今天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对改革应做出什么贡献,那么直接反映改革,提出改革中的问题,号召人们进行改革,这是第一个层次的。第二个层次的贡献,是反映人民群众精神的解放、精神潜能的发挥,反映我国人民思想的活跃,这种活跃是建设性的,不是动乱的、制造事端的。第三个层面的贡献是通过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审美水平,对改革予以积极的促进。因为改革的目的是富裕和文明,仅仅有富裕而没有文明,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这种现象在农村已开始出现,比如有人发了财,把钱埋在地下,怕银行坑他。中国封建社会也有人富裕,富了后一是赌钱,二是讨小老婆,三是修坟墓。所以,仅有富裕,没有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从这点来讲,提高精神文明和发展物质生产几乎是同样重要的。因此,通过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逐步养成尊重、爱护一切创造性、建设性精神劳动的社会风气,用美的标准改造自己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不文明的精神状态,这对改革也是一种推动。文学作为对改革的一种精神上的促进,应是多方面的。若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待文学与改革的关系,就不会过分狭隘化。
最后一个问题,改革也包括文艺事业的改革。文艺家写改革时指责别的行业,这儿保守,那儿落后,但反观文艺本身,种种文艺体制如剧团、作协、文艺评论队伍、专业业余作家制度同样也有许多事情需要改革。如果我们自己不进行改革,难免有一种空谈让别人改革的倾向,文艺事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