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为了文学的成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07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为了文学的成熟
李国文
文学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学的成熟,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自然也包括失败和成功,或者再失败,再成功这样不停地反复实验在内。因此,考察文学进程,也要尊重这样的客观规律。
一部划时代的石破天惊式的作品出现,绝非偶然。其中必有前人筚路蓝缕的努力,象垫脚石一样使作家攀上不朽的高峰。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李杜的演变,《金瓶梅》对于《红楼梦》的影响,都充分说明文学发展的积累过程。所以,指望一种类型或一种题材的文学出现伊始,便有臻于至善至美的作品问世,是不大切合实际的。
谈到改革题材的文学,若从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算起,到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男人的风格》、柯云路《新星》……时间是相当短暂的。如果哪位评论家仅就这几部只不过是投石问路的作品,匆忙做出改革题材文学成败得失的结论,我以为为时过早。因为毕竟生活本身,也即是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局面,刚刚冲过起跑线不远。文学超前生活,文学与时代同步,并非绝无可能,但大多数作者对于剧烈变革的生活,总要有一个调整适应,认识理解,消化沉淀,融会升华的过程。托尔斯泰写他的史诗《战争与和平》是在1812年战争以后的40年。曹雪芹于“蓬牖茅椽,绳床瓦灶”间作《红楼梦》,已是“风尘碌碌,一事无成”的“半生潦倒”以后。这“时间差”有助于历史自身的沉积,有助于作家得以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事物的进程。登高望远,俯瞰而寰宇尽摄眼下,作家的视野愈宽,作品的气势愈大。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初见端倪,政治体制改革即将开始,改革题材文学应运而生,是正常的,所出现的作品,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也是正常的。我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护短,对从事改革题材文学创作的作者来讲,在如此迫近的距离里,写出如许作品,已属难能可贵。至少,体现了作家的责任感。
文学,毫无疑义应该提倡多样化;同样,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也应该奏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独尊一花,罢黜百家,文学便失去了丰满的血肉之躯。反之,在一整代人的作品中,看不到时代强烈的印记,听不到在劳作、在变革、在创造的人们的声音,只有轻歌曼舞,花前月下,形影相吊,自作多情,恐怕那只能称之为断了脊梁的文学。
当然,更不容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改革、开放、搞活牵系着亿万颗心,事关每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至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人们有权利要求通过多种传播媒介,看到自己在改革这巨大的舞台上的形象,听到自己在这时代的回音壁前传来的回声。文学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更深层次的融会心灵、交流心声的纽带,也是焕发力量、鼓舞精神的链环。所以,文学参与改革生活,决非急功近利,是作家的责任,更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
当然还是要多样化,甚至改革题材文学本身,也应当提倡多样化,在这场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之宽之广的情况下,也为写改革题材文学的作家,提供了可驰骋的空间。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必然带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这一领域最容易为作家提供鲜活的,生动的创作素材。无妨预言,改革题材文学经过数年来潮涨潮落的实践,巨澜兴起,将不会很远。
我以为对正在成长中的改革题材文学,更需要关心、帮助、扶持。今天,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研究一下“《新星》热”反映出的“柯云路现象”。这个作品,有它成功的地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宣扬清官意识,强调“铁腕人物”的“人治”。但是,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却引起了从大学教授到普通市民、工农群众各种文化层次的观众,普遍的强烈反响。这究竟为了什么?值得深思和研究。对于《新星》,评论界的冷淡和群众的热烈,曾形成强烈的反差。与此同时,评论界狂热推崇的作品,在广大群众中了无反应。究竟专家脱离群众,还是群众脱离专家,难道不应该冷静地进行自省么?
假如评论界对于《新星》或其他改革题材的文学作品,表现出稍多一点的热情,不仅使作者获得教益,读者和观众也会在评论界的指点下,进一步提高鉴赏水平。
写作,是绝对的个体劳动。但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却是集体的壮伟事业。这需要作家、评论家,也包括读者在内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丰硕的成果。当务之急,应是投身到改革洪流中去,投身到无比丰富深刻的现实生活中去,在变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变革主观世界,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深入实际,深入日益变革的社会生活,改革题材文学发展进程的前景,必定是乐观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