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二)
袁伟民
尽可能要求,尽可能尊重
爱是教育的前提。我们的教练员要真正从内心爱自己的队员。严格要求,不等于教练员可以不尊重队员,爱发火就发火,爱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陈招娣是个性格外露的姑娘。她有许多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她聪颖、能吃苦、肯拚搏,但任性、容易急躁。为了帮助她尽快摒弃这个缺点,在训练中我常常故意挑她的刺,制造点矛盾激她“跳”,使她在解决矛盾中磨砺自己。一次训练之后,有几个队员被留下来补练防守。她主动要求陪练。练着练着,她看教练动真格儿了,似乎有点转移目标,冲着自己来了。她发火了,说:陪练还这样?我不陪了!我说:陪练也是练。你愿意帮忙就帮忙,不愿意帮忙就不帮忙,那可不行。她只好再练。练着练着,她越想越气,干脆不接球了,自说自话离开球场。
当场“罢”练,没有得到教练的同意就走,这可是中国女排从来没发生过的事,尽管是在陪别人练,那也是不允许的。我当时真有点生气了,但马上又克制住了。没有发怒,而是朝着离去的陈招娣,缓缓地说:好,招娣,你走得了今天,走不了明天。已经走到门口的招娣,停住了脚步,她转过身来,两手叉腰,瞪着一双眼睛,气鼓鼓地望着我。我瞧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不一会儿,只见她往回走了,快走到场地时,一见到我,扭头又走了,可没走到门口又回头了,这么来回转了两次。我假装没看见,其实继续在用余光观察她。当她最后终于重新走回场地时,我只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重新又将球扣给她,让她继续练防守。这次她练得真不错。不一会儿,我便说:“行了,现在练得不错,可以不练了。”谁知,她火里火气地冲我说:“我不要你恩赐!”既然她不肯停练,我就又给她练了一会儿,见她情绪逐渐正常了,才收场。
如果当她走回来准备再练时,教练员认为自己终于胜利了,趁机报复,说几句讽刺挖苦话,什么“你到底还是回来啦,我看你就不敢走啊……”等等,那么就会挫伤运动员的自尊心,就会把事情搞糟。如果后来她火气很大,回答我“不要你恩赐”时,我计较她的态度,和她吵起来的话,那么,前面所做的工作也就前功尽弃了。
教练员要叫队员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队员;教练员要队员给自己面子,自己首先要给队员面子。在这个基础上,严格要求才可能得到落实。严厉的态度,生硬的面孔,苛刻的语言,并不代表严格。
理解是沟通的桥梁
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需要有感情基础的。而理解则是沟通感情的桥梁。
在训练中,我常常根据实战的需要,寻觅着既练技术又练思想的手段。
看到队员练得很好时,就再加点难度、出些难题;看到她们练得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就稍稍放宽一些,鼓励一下。一会儿“气”她们,一会儿“逗”她们。她们感到舒服时,让她们不舒服;她们感到不舒服时,又让她们舒服一下。经常让她们从不稳定到稳定,又从稳定到不稳定。从技术上、思想上、心理上磨她们。
记得一次训练,我又难为陈招娣了。课后,大家都走了,她不走,拿起我脱在板凳上的一件羊毛背心,往自己身上一套,然后就在地上“滚翻救球”,练起防守来了。我知道,这个调皮的丫头,既是开玩笑,又是在发泄。我理解她。瞧着她这副淘气样,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招娣见我不心疼自己的毛衣,还乐成这副样子,也许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教练对她的理解,她也笑了,和我一起开怀大笑,那一肚子的“火”与“恨”也便在这笑声中驱散了……
在训练场上,我要求队员绝对服从我,甚至说一不二。那是为了创造良好的训练秩序,顺利贯彻教练意图,保证训练质量。在训练场外,教练和队员就应该平等相处。姑娘们在场下常常没大没小地和教练开玩笑,有时还怪模怪样、怪声怪气地学我们教练的习惯动作和讲话的腔调。一度进过国家队的浙江女排二传手朱晓茹,因病回省休息时,在给我的来信中,甚至还称呼我是“老兔子”,自己署名“小兔子”。她比我刚好小24岁。有时姑娘们玩笑开过了头,我们也不计较。队员们够辛苦的,我们又常常“难为”她们,让她们乐一乐,也可以嘛!
在和队员聊天、对话时,我允许她们坚持己见,甚至发发牢骚。在1983年亚洲锦标赛上,调整后的中国女排0∶3惨败给日本队。回国后,接孙晋芳班的新二传杨锡兰,受到了舆论的指责,她情绪极坏,一度不想干了。我找她谈心,她静坐了整整40分钟,不开一声口。我不小心说了一句话:“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嘛,脾气不要这么犟。”她听后可恼火啦,冲着我说:“是的,我脾气犟,可这犟脾气是跟你学的!”显然,这话有点失礼了,乍一听,刺耳。可我还是谅解了她。当时我想,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杨子有她自己难言的苦衷啊。我不能计较她的态度,应该理解她的心情。我没有生气,笑着回答她:“是啊,我的脾气也很犟,你为什么要学我的缺点呢?!”她不言语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触即发的火被压下去了。杨子曾对人说过:我宁可听袁指导批评我,最怕听他慢声细语地对我说话。也许她从我的态度上,看到了我的诚意,谈心很顺利。这天,她绷着脸进我的屋,出去时,脸上微微泛起了笑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