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我国实行改革对外开放九年 工业企业上交财政一万亿元 超过前二十六年上交国家财政的总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4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实行改革对外开放九年 工业企业上交财政一万亿元
超过前二十六年上交国家财政的总和
据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徐耀中)说起工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为社会生产了什么产品,其实工业企业为国家提供的财力也值得大书一笔。
我国的工业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究竟向国家财政上交了多少呢?新近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在1979年至1986年的8年中,总数近4万个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累计向国家财政上交8800多亿元;预计到今年底,这个数肯定将增加到突破1万亿元的水平。工业企业9年上交国家财政1万亿元,大体占国家同期财政收入的80%左右,它超过了从1953年至1978年的26年工业企业上交国家财政的总和。
考虑到我国许多工业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背景,再研究一下近些年来工业利润向其它行业和社会转移的新情况,工业企业上交国家财政在1979年至1986年的8年中增长76.4%,平均每年递增7.4%,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同时也表明工业企业上交1万亿元的任务也不是轻而易举实现的。发人深思的还在于,我们的国营工业企业在上交国家财政1万亿元的过程中,另有1200亿元利润留在企业里,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住宅建设等职工集体福利的改善上,相应地减轻了国家财政在这方面支出的负担。经济界人士认为上交1万亿元和留利1200亿元两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它表明正是改革、开放促使富了国家、活了企业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国的工业企业如今在效益上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不少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有些还在亏损,深化改革、“双增双节”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搞活企业的外部条件仍然比较差,四面八方乱摊派、乱收费的压力很大,妨碍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国家有关部门据此强调:工业企业既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财源,搞活企业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企业本身要奋发图强大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各界也要保护、支持企业,使之更有活力。这样,我国财力的源头活水就会有“浑浑如涌泉、汸汸如河海”,常流不衰,有更多的奉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