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怎样看待八年改革的成就和困难?——理论工作者、有关专家书面答广大干部群众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4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对话录⑥

怎样看待八年改革的成就和困难?
——理论工作者、有关专家书面答广大干部群众问
问:8年改革取得了哪些看得见的成就?
答:8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改革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
二、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发展了多种经营方式,使城乡经济充满活力。
三、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生产经营活力。
四、对计划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市场机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五、改革了流通体制,使商品市场迅速发展。
六、初步改革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过于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
七、对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进行改革,开始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
八、改革了财政、税收体制,发挥了税收的调节功能。
九、改革了金融体制,发展了资金市场。
十、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十一、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贸易关系。
十二、进行了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有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其它部分改革。
衡量改革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是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8年来的改革,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而且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改革的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增长最稳定的时期,是国力增强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来看,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7.9%,而其中最高年增长32.7%,最低年下降33.5%,分别偏离平均速度+24.8和-41.4个百分点;1979年至1986年期间,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0.1%,其中最高年增长16.5%,最低年增长4.6%,分别偏离+6.4和-5.5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提高了。
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来看,1979年至1986年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15亿元,而1952年至1978年则平均每年增长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102%,国民收入增长95%,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部门、地方、企业的预算外资金增长3.8倍。电力、钢、煤炭、石油的产量,分别由占世界的第7、5、3、8位,上升到第5、4、2、5位。
从人民生活来看,1986年和1978年相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828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60%和80%以上。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210.6亿元提高到2300亿元。8年共安排城镇人口就业约6000万,待业率从5.3%下降到2%。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缩小,由1978年的1∶2.9下降到1∶2.3。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耐用消费品的家庭存量增加很快,据1986年9月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洗衣机61台、录音机57台、照相机15架、电冰箱16台(北京57台)、彩电26台(北京47台)。
(高尚全)
问:8年改革有没有失误?如果有,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首先,我们应当看到8年改革的成就是伟大的、举世瞩目的。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国家大,底子薄,承受改革风险的能力低,社会化生产很不发达,各级干部管理现代经济的素质还不高,加之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改革又无一套现成的成熟经验可循,因此,出现某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主要表现在:
一、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一方面,建设规模太大,经济生活绷得太紧,给改革留下的活动余地较小;另一方面,改革如何有利于保持短期的经济平衡,如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以制定适合发展的产业政策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搞活不相适应。地方和企业权限扩大后,预算外资金增加,但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还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引导制度;个别年头,实际工资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资金还缺乏合理和有效的控制办法。
三、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基础的目标要求过急。有的改革措施,在出台时对当时的经济环境或可能产生的副效应考虑不够,步子大了一些。一些改革措施在配套方面考虑不周。还有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存在“一刀切”、一哄而上等问题。
四、没有及时因势利导,尽快建立必要的经济秩序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配置相应的合格管理人员,乃至在经济立法、市场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进行消费引导、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改革等方面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王晓龙)
问:改革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按照权力下放的原则,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首先,扩大了省一级的财权。在财政制度上,对情况不同的省、市、自治区采取了“划分收支、分灶吃饭”或“定额上交”、“比例上交”、“递增补贴”等形式,增加了省级政府的财力。
第二,扩大了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各级政府都开始有了一定限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权、技术改造权和城乡建设权。
第三,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外汇使用管理权、减免税权、物价权、工资权。
随着各项管理权限的下放,开始改变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状况。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向间接控制过渡,指令性计划范围缩小,通过信息、咨询的方式进行指导,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加强。
几年来,全国人大已通过经济法42项,国务院颁发经济法规170多项。中央与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关系部分地得到调整,区域间联合、竞争的局面开始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正被打破。深入改革,将会使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使两个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周大力)
问:当前的改革处于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哪一阶段,它的难点是什么?
答:我国目前面临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阶段。基于这种现状,改革的难度较前大大增加了,主要表现在:
一、进入了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两种体制并存的阶段,双重体制运行中摩擦度增大。
二、进入了从放权让利为主的浅层次改革转向以理顺基本经济关系为主的深层次改革阶段,改革面临很多新的难关。如:企业的微观机制不够合理,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够;各种经济关系没有理顺,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局限,国家分配调拨和直接定价的产品范围还过大;市场透明度低,缺乏必要的间接控制的市场信号系统和调节手段等。
三、在模式转换阶段,宏观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原有行政性计划体制与调节、控制功能不断衰减,而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管理方式又不可能一下子建立和健全,某些方面出现了“管理真空”,使国家对整个宏观经济活动的统计、计划、调节都出现困难。这就给少数人搞不正之风以至经济犯罪造成可乘之机,经济立法和司法工作还相当薄弱,必要的监督管理工作没跟上;有的政策界限不够明确,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改革面临的这些问题和难点,清楚地表明了从传统的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只有继续推进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才有可能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王晓龙)
问: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总体规划?
答: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崭新的开创性的工作。它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受到经济、社会、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想事先设计出全面配套的、详尽具体的规划或方案,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搞改革,是脱离实际的,不可能的。
但是,我觉得,说改革没有总体规划,这也不确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就规定了改革的基本方向、原则和主要任务。每个时期,国务院对改革工作都进行具体部署,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改革重点,围绕重点,开展有关方面的配套改革。同时,鼓励广大群众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发挥主动创造精神,积极进行多样化的改革探索,不断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切实稳妥的。当前,改革已全面展开,方向和路子越来越清晰,这就更有利于设计出改革的总体规划或阶段性方案来。           (郑洪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