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探究思想工作的艺术(之四)
袁伟民
创造平等相处的气氛
一位哲学家说过:“哪里不平等,哪里就不可能有真诚的团结。”这话很有哲理。
要增强集体内部的凝聚力,教练员尽量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般来说,教练员容易亲老队员、尖子队员,而疏替补队员、新队员。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队员相互间不是一个平等关系,我们的教练员应该看到这种倾向的危害性,主动地去创造全体队员平等相处的气氛。
我们女排强调队员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必须平等。越是老队员、尖子队员越不能搞特殊化。出国访问比赛,行李人人都得自己提,有的新队员和替补队员想让老队员、主力队员多保存些体力,抢着帮她们提行李、干事。尽管这是件好事,但我们也不主张这么干。偶尔一次,心情可领。上球场训练、比赛,老队员、主力队员照样拿球筐、背球袋。分礼品,也不搞什么主力与替补之分。来国家队以前,郎平那时还小,队里发巧克力、水果,常常给她双份或更多一些,大家都希望她多吃一些,好好打。开始,她没注意到这么做有什么不好,不以为然,收下了。1978年到国家队后,我们知道了这件事,帮助郎平分析,这么做会产生什么不好影响。郎平觉得对,再也不愿特殊了。
在我们女排,如果新队员和老队员之间、主力队员与替补队员之间发生矛盾,教练总是先克老队员和主力队员。孙晋芳与郎平练配合闹别扭时,我先从孙晋芳身上找原因;后来郎平与杨锡兰练配合时,闹了别扭,我先从郎平身上找原因。队员们都年轻,相互间磕磕碰碰,发生些口角,有时也会有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对老队员、主力队员总是要求更严一些。1981年在香港,一次打篮球时,郑美珠不小心把郎平撞痛了,郎平一火,顺手用胳膊肘捣还了美珠一下。美珠站在一边悄悄地淌起眼泪来。我马上停下课来,批评郎平,并要她向美珠道歉。美珠见郎平很认真地来向她赔礼,不但气消了,还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1981年世界杯赛,在日本大阪,我们终于首次夺得了世界冠军,比赛结束了,发奖仪式马上就要开始,队员们换上了干干净净的红球衣,在过道里叽叽喳喳地议论刚才的比赛,等待着登台领奖。孙晋芳高兴地说:“世界冠军终于到手了,多不容易啊,我们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说着,说着,她无心地随口说了这样的话:“瞧,咱们全队12个人,11个人都上场打了,只有周鹿敏一个人没上场,她多舒服呵!”此话,说者无心,听者有心。顿时,周鹿敏脸红起来,低下了头。从领奖台上下来,她一直闷闷不乐。其实,为了夺取世界冠军,周鹿敏和其他队员一样,没有少付出代价,就是到了日本以后,她也为比赛尽了最大的力。训练时,她与主力队员一起苦练;比赛时她为主力队员加油助威、出谋划策;休息时她悄悄帮主力队员洗衣服、烧开水……怎么能说她舒舒服服登上了领奖台呢?!事后,当别的队员把孙晋芳说的这番话告诉我时,我很生气,立即批评了小孙。小孙也认识到自己无心说出的话,刺痛了周鹿敏的心,她诚恳地向小周道了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