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看新宾的“人参娃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看新宾的“人参娃娃”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汽车沿着抚新公路进入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窗外,两旁的山坡上不时出现一条一条的棚架,远远看去,好象一根根放倒在山上的木材。到新宾后才知道,原来,那条形的帘棚里,种的就是关东三宝之一的长白山人参。
新宾位于长白山脉西南,是我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成立于1985年。它不仅是满族的故乡,也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旧称兴京,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建都立国,走向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新宾境内峰峦重叠,林木葱茏,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挖取、栽植人参一直是满族群众传统的民族经济之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即努尔哈赤在新宾建立后金政权以前,史籍中就记载了当地群众常入深山老林挖取人参,再与明朝商人交换商品,用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事。据说用鲜参煮晒炮制红参的加工方法就是努尔哈赤发明的。满族还是最早开始栽植家参的民族,但在19世纪以前,皆为“官办”,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才渐有“移山参营”之举。大规模地栽培人参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近几年的事。
“现在我们新宾县有1/4的农户,大约 1.1万多户农民种人参。50年代中期,全县还只有四处个体参场,100来帘人参,到去年底已发展到53万多帘,年产鲜参118万多斤,在辽宁省是首屈一指的啦。”县委的同志自豪地对我们说。
满族群众中流传着许多“人参娃娃”、“参花姑娘”的故事和传说,他们祖祖辈辈都盼着抱上个“人参娃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美好的理想,如今已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这个县的榆树乡彭家村,原来人均收入只有四十几元,人均口粮扣除牲口料后,只有二十几斤,几乎全靠吃国家的返销粮。那时候干部外出开会还得背捆麻,卖了麻才有吃饭钱。后来村干部们领着群众大力发展人参种植业。到去年底,人参已由1980年的800余帘增加到2500多帘,产量也由原来的每帘几十棵提高到四五百棵,现在这个村人均收入连续3年在450元以上。
人参是个难侍候的宝贝疙瘩,喜欢生长在10~25度之间的山坡上,既喜光又怕光,光照强了不行,所以还得搭阴棚。长了两三年地力不足了,还要重新整地,乔迁新居。平时整地、浇水、上肥要来得勤,喷药防虫更是忙得多。人参的生长期一般为6年,6年间打药防虫就需近百次。真是个“参增一两,人瘦十斤”。
说起种参的辛苦,新宾的参农们忘不了那些为发展人参生产呕心沥血、从事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的科技人员。被群众称作“人参大王”的新宾县多种经营局副局长贾伟一就是其中的一个。老贾也是满族人,1960年大学毕业就来到了新宾山区,20多年里,他把全部心血都交付给了全县800多处参园。他研究成功的人参生产八项技术改革,使人参平均帘产量提高了1/3,均达20斤以上,有的单支人参就可达七两多。全县1.1万户人参种植户中,经过他培训的就有八九千人。
当记者采访到老贾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农科工作者只字不提自己。他告诉记者,新宾县有20万亩适宜种人参的山地,目前仅仅利用了1/8。到1990年,新宾县的人参生产要有个大发展,总帘数增加到100万,年收入逾1亿元。
说时,他挥动的手紧紧握成一个拳头,不知是表示要把人参作为振兴新宾经济的拳头商品大力发展,还是表示要尽余生之年为千家万户做出更多的贡献:“反正,这个‘人参娃娃’,我们算是抱定了!”(附图片)
新宾满族自治县朝阳林场除搞好植树造林外,还种植了人参、黑加仑豆、饲养梅花鹿等。图为人参种植场一角。 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