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太行山,镌刻着他们的名字——河北省军区党委老区扶贫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5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太行山,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河北省军区党委老区扶贫纪实
郎岗峰 尹兵辉
案头上,一叠叠材料和照片。里面,光秃秃的荒山,低矮黑暗的窑洞,破烂的衣衫……
“山区543个乡镇中,有1/3的乡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个别的只有十几元。”
“井陉县西沟村百十户人家中,6年来没有一个青壮男子娶亲,他们将近一半人打‘光棍’。”
“有位75岁高龄的老党员叫高金科,是‘三八’式老党员,当年曾把家里仅有的一只老母鸡送给八路军伤员,如今他全家只有两床破棉被,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馒头。老区群众还在忍受着贫穷……”
讲着,河北省军区赴太行山调查组的同志眼睛润湿了。会场沉默了。
河北省军区政委张超起身,“老区人民用小米和红薯养育子弟兵,把一切都献给革命事业,不为他们脱贫致富出力流汗,我们这些受过人民养育之恩的‘公仆’,于心何安?”
“党中央号召我们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实现指导思想战略转变,结合我们的实际,就是要重上太行山。”司令员董学林说。
“开发太行山,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决策作出了。这是两年前的事。
一个春雨潇潇的下午,省军区司令员董学林带着几名干部,行程几百里,来到涉县赤岸村挨家看望当年的老房东、老邻居。
经过调查了解,董学林提出设想:利用优势,发展林牧业,扩大商品生产范围,加快建设老区。县委和县政府积极赞同。
几个月后,政委张超也来到赤岸村,将一台彩色电视机和600套书籍送给了老区群众。这时,村党支部已由年轻人负责,各项工作出现生机。张超同工作组一起,帮助村干部制定村规民约,并给全村群众讲了一课。
第二天上午,住在县委招待所的张超又冒着大雨返回赤岸村。他踏着泥泞的山路,来到老支书冯英汉家,请他召集几名老党员组成顾问组,帮助新班子。几位老党员看到张超淋湿了的衣服和头发,感动地再三表示一定当好这个顾问。
两年当中,先后有5名省军区领导13次来到涉县指导扶贫。省军区7名常委平均深入基层5个月以上,先后到130多个扶贫点上,帮助解决困难。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河北省军区重点扶持的几个山区县,人均收入普遍增长1倍以上,有的已达到小康水平。山区群众深情地说:“当年八路军在太行山打鬼子,今天解放军到太行山帮助我们治穷致富,老区群众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