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生态建设显功效——西海固灾年纪事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6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第九年

生态建设显功效
——西海固灾年纪事之二
新华社记者 张振镛 王漫沧
8月,黄土高原正是草长羊肥的好季节。今年,由于肆虐了一年的旱魔才离去不久,山场上绿还不足,羊也不肥。要是过去,这种年景羊会死光。1983年,尽管包干到户的农民把羊视为命根子,但有些地方羊只仍死了2/3。
然而,今年的情况却破天荒。西海固地区8个县,不仅羊和大牲畜平安渡过了灾难,而且饲养量比去年同期还有明显增加。什么原因?“是林业救了畜牧业”,盐池县的人都这样认为。县畜牧科科长张广兴,一边带着我们看山场,串农户,一边介绍。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一直不下透雨。到了夏天,滩、坡上的草还长不出来,出来的也渐渐干枯了。全县70多万只羊守着干滩枯岭,农民家里的草料也快光了。然而,就在这百草枯萎的萧杀景象中,灌木柠条由于根深耐旱却依然郁郁葱葱,林间的隔年草也保存完好。近几年,盐池种了60多万亩柠条,其中32万亩已长起来了。在这节骨眼上,它可成了宝贝。县里决定,从5月开始撤禁放牧,30多万只羊的饲草有了着落。
在开放柠条林的同时,县林业部门还开放了15处、9万多亩乔木林,供群众放牧或割草。本来要到秋天间伐、剪枝的4万多亩树林,也提前进行伐、剪。这几项一共提供枝叶和林间草750多万公斤,又解决了80多个村庄18万只羊的饲草。
当我们来到四尔滩村承包了2000亩沙荒的李苗泽家时,只见肥羊满圈,饲草成垛。他说:“我家180只羊,今年没喂一斤家草,大羊一只未死,产羔率100%。今年春天的收入比去年也高,羊毛、羊羔已卖了4000多元。”
盐池县是柠条救了羊的命,西海固其余7县又靠什么呢?
记得1983年那场大旱,从银川到西海固的公路上,运草车不绝于道,撒下来的草把道沟都填平了。这次出来,一路上没有见到一辆运草车。进入西海固之后才发现,许多人家的门口还堆着陈年草垛呢。
草多了,这是西海固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建设成就。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三西”建设领导小组以后,每年拨出专款,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到1986年底,固原地区6县人工种草的保存面积已达190多万亩,是1980年的10倍。西吉是接受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援助的重点林草工程建设县,1986年底人工草的面积达77万亩,60%进入产草旺期,年产干草近两亿公斤。从1984年开始就扭转了畜多草少的局面,并开始有了节余。3年来,全县累计节余饲草6000多万公斤。西部7个山区乡,户均贮草1500多公斤,有的户超过5000公斤。因此,这个县的牲畜不仅安全度过了灾荒,而且持续发展。今年牲畜的饲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6%。
大面积的封山育草也为羊群准备了度灾条件。固原县有座云雾山,总面积4.8万亩,封育已经4年了。今年大旱最严重的阶段,邻近5乡的几万只羊和大家畜,整整在山上呆了两个月。群众说:云雾山是救命山。全县今年一共开放封育草山32万亩,不仅解决了本县羊只的放牧问题,还接济了邻县。
“多亏了造林,多亏了种草。”大灾使西海固人对种草种树,改变生态环境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