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怎样为承包者排忧解难?——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7
第2版(经济)
专栏:编者的话

怎样为承包者排忧解难?
——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读了《为什么刚包四年就挂锄?》这篇通讯,我们很自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象殷永成开发荒山这样一件好事,为什么就干不下去?
殷永成的遭遇有一定的普遍性,他所面临的困难和苦恼,其他承包经营者也或多或少存在。因此,我们希望这件事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与讨论。例如,殷永成好景不长,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为殷永成这样的农民排忧解难?怎样完善承包合同制,解决执行合同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怎样解决农村中吃大户、坑大户的问题?如何认识殷永成这样的雇工经营?……当然,我们的讨论不必拘泥于殷永成这一人一事,大家可以联系本地、本人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如果从1978年安徽、四川某些地方较先实行包产到户算起,将近九个年头。九年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出现了自土地改革以来最为瞩目的变化。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任务相当艰巨。更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经济,完成农村更深层次的改革任务,不仅超越了我国农村工作以往积累的实际经验,也超越了既有的理论、思想框框和陈规旧习。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结合实际展开讨论(包括在报纸上展开讨论),深入学习,以丰富我们的认识。希望大家能联系实际探讨一些问题,为深化农村改革开拓思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