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探索社会保障工作新路子 武汉城区形成社区服务网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7
第2版(经济)
专栏:

探索社会保障工作新路子
武汉城区形成社区服务网络
本报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给武汉市城区社会保障工作带来新气象,已形成的网络型社区服务工作,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赞赏。武汉市的社区服务网络,主要是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国家、集体、联户一起上,兴办小型分散的福利服务设施,给孤、老、残、幼和烈军属排忧解难,一改过去国家包下来的旧格局。
武汉市民政局郭捷局长向记者介绍,武汉市城区已建立老人活动中心487个,残疾人活动中心55个,民俗、红白喜事协会224个,军烈属服务组342个,中老年、残疾人婚姻介绍所70个。全市有26条街道都成立了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都建立了福利院和福利工厂。
对孤寡老人的包护活动,这是武汉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一大特点。据了解,武汉市城区现有散居孤寡老人3576人,其中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1332人,由1100个包护组,12000人实行包护。有的是街坊邻里相帮,有的是辖区机关、单位派优秀青年相助。驻武昌某武警部队,换防4次,12年来,从未中断对孤老谢瑞甫夫妇的包护工作。武昌区福利院因地制宜,办起了“老人日托所”。这些老人们白天来,打牌、看报、看书、听戏、逗乐,吃3餐,晚上9点回家时,还提两瓶开水回家洗洗。
记者还注意到,武汉市已有3685名残疾人进了福利工厂,自食其力。
(王楚 东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