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何必会会“爆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何必会会“爆光”
陈超
我有位搞摄影的朋友,听说他几乎每天都外出拍会议照。我问“何必去凑热闹?”“上面通知了,不去不行呀。”“那浪费多少胶卷?”“反正都由公家出钱。”
由此想到,现在有些单位,无论开大会、小会,次次少不了要照(录)像。镁光灯在会场里时闪时亮,录像机镜头时东时西,忙煞了摄影师,也引得台下人员议论纷纷。
我并非一概反对照(录)会议场面。把一些重要会议现场拍摄下来,既有时下的宣传作用,又有历史的保存价值,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会无大小,事无轻重,每会必照(录),照(录)起来没完没了,实在是不足取。这不但有悖于勤俭节约的原则,而且容易助长某些人的官气、傲气,加深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鸿沟,也为已经成灾的“会海”起推波助澜作用。
有些会议组织者所以喜好逢会必照(录),其中一个原因,恐怕不“卡嚓”来两下,露几次脸,会显不出会议的重要,自己脸上无光。至于公家要花多少费用,群众反感不反感,他就不管了。
其实,会议重要与否,在于能够解决多少问题,起到多大作用,而不在于照多少张像。有的会议尽管照片成套,屏幕留影,但不起多少作用,且不说浪费,充其量也是个花架子。有的会议尽管只拍一两张工作照,或者一张照片也不拍,但内容实在,有的放矢,也是值得称道的。
拍照摄像,看似小事,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风气。经常主持或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是否在“卡嚓”声中注意到了自己的作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