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宁愿自己担风险不让国家利益受损害——记四川省石油局共产党员高之纶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8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宁愿自己担风险不让国家利益受损害
——记四川省石油局共产党员高之纶的事迹
本报记者 罗茂城
在四川省石油局,提起测绘工程师高之纶,人们的看法迥然不同。
30多年来,高之纶工作认真,勇挑重担,贡献突出,17次被评为处、局、省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7次被评为处、局优秀党员。可是,有人却说他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是个“刺头”。
在某些人的眼中,高之纶倒是有一点“刺”。他襟怀坦白、正直,说话不拐弯,做事从不察颜观色。有人损公肥私,他要说;有人搞不正之风,他要管。很多本来与他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但只要有损于党和国家的利益,他总似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不解决好寝食不安。
就说四川隆昌火车站改道工程一事吧。前几年,隆昌火车站因扩建车站货场,提出了一个改变通道的设计方案。按原方案,会直接损害邻近车站7个单位的利益。但因铁路方面持有上级的批示,有6个单位只好同意,只有四川石油局隆昌器材库不同意。省里一再催促石油局迅速处理。石油局派一名处级领导和高之纶去现场协助解决。高之纶经过对现场勘测,发现原方案确有一些不合理之处,耗资又多,就提出一个花钱少,又可省去许多麻烦的方案。不料,有关部门固执己见,说方案已定,省委、省政府也批示同意。高之纶面临两种选择:或是眼开眼闭买个乖,任凭国家财产受损,求得大家相安;或是维护国家利益,如实反映情况,宁可个人担风险。他选择了后者。
高之纶到现场再次仔细勘测,又到隆昌、泸州等20多个单位找了几十位同志征求意见,然后以《靠说假话能解决问题吗?》为题,给省领导写信。在灯下,高之纶一直写到深夜,他妻子陈尔琴醒来一眼瞥见,着急地说:“别写了!你1957年为别人打成右派鸣不平,结果自己也当了20多年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你不同意跳忠字舞、搞大游行,结果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差点弄得家破人亡!现在我们刚安定下来,上级叫你怎么干就怎么干吧!这个家再也受不起你的连累了……”说着说着,她大哭起来。是的,高之纶深感自己欠妻子的债太多了!可是,他又转念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了,自己入了党,在关键时刻,能计较个人的得失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吗?他慢慢开导着爱人,又重新拿起了笔。
高之纶的意见,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最终采纳了他的方案。后来按此方案施工,比原方案少花20多万元,还保住了农民的三亩多稻田。
高之纶对党和国家的利益爱得深,自然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不正之风就恨得切。
1983年10月,高之纶担任了四川石油局供应处机关专职党总支书记。当时,机关管理混乱,纪律松弛,领导作风不民主,不正之风盛行,群众意见很大。高之纶大力整顿,机关面貌很快焕然一新,风气大为好转。
有些好心的同志劝高之纶:“对领导同志的问题,就不必那样认真了,眼开眼闭算了。”
“纠正不正之风,人人有责。我做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当睁眼瞎。”
高之纶未听“忠告”。
1984年春,四川石油局供应处按照局里的整党部署,召开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会,给局领导班子提意见。高之纶出于公心,在会上批评局党委某书记任人唯亲,提拔、重用文革中有严重问题的老部下、老熟人。高之纶的发言,不仅使掌握会议的人意外,广大与会者也很吃惊。一个星期之后,高之纶出席即将召开的四川省劳模大会的资格被取消了。高之纶在某些领导眼里一下子贬值了。后来,因四川省领导直接过问,高之纶才出席了省劳模大会。
高之纶并未退却、消极接受教训。他根据群众反映,通过深入调查,又公开在报上揭露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供应处党委书记和处长在整党期间利用职权,私自安排子女在处机关工作的问题。四川石油局党委进行了查处,并在报上公开作了报道。
凡此种种,惹恼了四川石油局及供应处的个别领导人。从此,高之纶便被卷入了旷日持久的是非漩涡之中。某些人处心积虑,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高之纶的先进事迹是假的;高之纶向组织毛遂自荐是伸手要官要权,高之纶向领导机关申诉他受到不公正待遇是争荣誉地位,等等。同时,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打击刁难高之纶,贬损他的形象。中央组织部要求整理上报高之纶先进事迹材料,也被某些人推三阻四,任意删改高之纶坚持原则敢斗歪风的情节。
然而,人心是杆秤。今年初,高之纶光荣地当选为成都市西城区人民代表,并被四川石油局党委授予198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前不久,中共四川省纪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经过调查,充分肯定了高之纶的先进事迹,同时建议严肃处理对高之纶进行打击报复的供应处党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