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英雄知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8
第8版(副刊)
专栏:

英雄知己
彭荆风
我第一次见到李德年,是在1984年5月,者阴山战地上。乍一看,他又黑又瘦,满脸浓密杂乱的胡子,苍老而又疲困。
但,他的眼神却那么闪亮、自豪、幸福!
他们连队刚胜利完成战斗任务,歼敌99名、俘虏5人……
有人悄悄告诉我:他有个好未婚妻,3年来已给他写了九九八十一封信。
呵!胜利、爱情聚于一身,他的眼睛怎不闪着幸福的光!
他是个性格坚强的军人。别人利用战前的一点空隙来写遗书,他没有写,却说:“不相信自己能活着回来,又怎么能活着回来?”上级要每人留张照片,他说:“不照。我要在凯旋时照!”
而当一步步逼近阵地,生与死都在争夺他时,他却不能不想念那心爱的未婚妻了。
指导员问他:“如果战死了,你有什么遗憾?”
他脱口而出:“我遗憾没有结婚。”这时候,他才暗暗责怪自己,这场恋爱为什么要拖延这么久?
他问指导员:“你想什么?”
指导员感情深沉地说:“我想我的儿子。”
爱人、儿子、父母都在千里万里外牵扯着这些战斗者的心;但,炮声一响,他们把这些全都忘了,那么勇敢地冲杀!
这就是英雄的本色!
战斗结束,李德年赶紧给未婚妻写了一封信。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锤炼后,他盼望早日收到她的回信,5天,10天,他每天都在屈指计算日期,20天后,她终于寄来了信,对他的称呼已不是“亲爱的”,而是“李德年同志……”
他懵了,好象一颗冷炮从头上劈下来!
报刊上对苦战的描述,运往后方那些缺胳膊断腿伤员的惨状,把这个姑娘吓住了,她似乎这才明白,军人不仅有着威武的大盖帽、肩章上闪亮的星星,还要流血送命!
那天,从不喝酒的李德年大醉了。醉眼朦胧中只见黑墙似的者阴山也在抖动……
今年5月,我西行千里来到边防某地,曾在者阴山扬名的英雄连队恰好不久前移防到这边城。那天上午,一个年轻英俊的军人来看我,他举手敬礼,声音铿锵:“报告,五连连长……”
我一看,是李德年。真叫我高兴。我们长谈了一上午,谈战斗,谈那些生者与死者,也谈他的婚姻。
他告诉我:他已经结婚了,妻子是个纱厂女工,叫杜洪华,还有了一个一岁半男孩。
原来,先前那位未婚妻离开他后,他的老父亲也很难受,而且又听说儿子被打断了一条腿。一天,杜洪华跟着李德年的表弟媳来看望老人,见老人这么伤心、凄苦,心地善良的姑娘就主动帮助老人洗衣衫做饭,还说:“他回来了,如果瞧得起我,我做你的儿媳妇;看不中我,我就做你的女儿……”
过些日子,李德年在阵地上接到了她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信很热情,只是照片上的人不美,头大、脖子大。
炮声时缓时急,在这生命随时可能打句号的时候,他对美丑已无心过多品味,只用罐头盒上的商标纸潦草地写了几句话:“我的腿没有断,还牢牢地站在祖国大地上,但,你有未考虑过,作为一个军人的妻子……”
半个月后,他突然奉命回贵阳出差。
到家时,父亲不在,却有个陌生的明眸皓齿的漂亮姑娘在屋内擦地板。姑娘含笑告诉他:她就是杜洪华。
他茫然了,这和照片上那个“丑人”不一样呀!
后来,他才知道,姑娘开初只是同情他,不知这年轻军人除了英勇善战外,在其它方面如何?所以才寄了那张照片去试探他。如今他回来了,心灵虽然受挫,却仍然坚定、乐观,对军人的职责不敢稍怠。她真心喜欢他了。
1985年1月,她听说可能又要打仗,就提出结婚,他不答应。她南行2000多里赶到部队。新婚后7天,他就去执行任务了!
他说得徐缓平静,我却不胜感慨。人间事这么变幻无常,年轻军人遇见的不仅是战场上的生与死,还有爱情上的欢乐和苦恼,这该怎么对待呢?李德年回答得好:别忘了自己是军人!
我庆幸他终于得一知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