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不当“婆婆”当“媳妇” 既“开方”又“抓药” 新郑各级干部改进领导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不当“婆婆”当“媳妇” 既“开方”又“抓药”
新郑各级干部改进领导方法
本报讯 记者李杰报道:河南省新郑县各级干部在发展商品生产中,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不当“婆婆”当“媳妇”,变单纯的行政命令为综合服务,既“开方”又“抓药”,取得了领导商品生产的主动权,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这个县经济在去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头6个月乡镇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2%,利润增长37%;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19.2%,跨入全省先进县行列,秋季丰收在望。
去年初,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由于“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县有半数农民种田靠人拉犁,人拉耧;不少个体企业因得不到必要的服务而处境困难,有的因此自生自灭。加之,不少干部还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领导生产,跑断腿磨破嘴,想的和农民干的不合拍。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为此,新郑县委、县政府把转变干部作风,改进领导方法,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面向现实搞改革,围绕生产搞服务。针对原来服务体制的弊端,他们首先在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5局分别设立了“服务中心”,实行政事分设、财务独立、自主经营,承担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和融信贷、技术、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既“开方”又“抓药”。主管局对“中心”搞协调服务。农口5局的310名干部已投入“服务中心”,占5局干部总数的75%。乡级服务组织也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建立了事业性质的经济实体——综合服务站。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全乡以技术服务为主,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承包,并结合搞好经营,提高技术推广的活力和实力。记者采访了梨河乡水利站。这个站除搞好服务和管理外,还开展多种经营,以水养站,办企业以站养站,去年创产值100多万元,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村级服务组织是整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直接联系千家万户。因此,新郑县委、县政府把建好村级综合服务站作为重点。他们明确规定,解决农民一家一户想办又办不成的事,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是村干部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县、乡领导为扎扎实实建好村级服务站,帮助每个村研究制定建站计划和措施,村干部在综合服务站任职,通过服务体现领导。我们参观的黄甫蔡村综合服务站,村干部是这个站的领导成员。这个村服务辐射周围十几个村,除提供技术指导、科技咨询外,还收购农民的农副产品,经销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器械等生产资料,以及农民所需日用品,价格都比市场便宜,很受农民的欢迎。这个县的各级领导还采取措施,大力扶持民间自发的服务性组织。目前,这个县的农村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全县各种服务组织已发展到4318个,从业人员达14700多人,其中县、乡两级服务组织177个,从事服务的干部、职工达1800多人;70%以上的村都建起了综合服务站。民间自发的服务性专业户、联合体、专业技术协会、购销公司大批涌现,基本上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结,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网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