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一代师表启后人——看电视剧《徐特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19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一代师表启后人
——看电视剧《徐特立》
王首道
在今年教师节前夕,看了湖南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湖南省电视台合拍的四集电视连续剧《徐特立》(上篇),心情确实难以平静。
我印象中的徐老,是位可亲可敬的革命老人。他作风朴素,待人平易,对待问题又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同志十分敬仰他,写了“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的祝寿颂词。
徐老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既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又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电视剧在徐老的前半生的经历中,贯串了一条不断追求新思想、新知识、新的人生意义的脉络。他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梯,都面临着抉择。第一集写了他从有出世念头和后来为了糊口去学医教蒙馆以及为了仕途学八股,作品揭示了他迫于时势和生计不得不为,但由于有悖于他的为人信念,以至于有官不做。湖南光复后,他本可在教育界施展自己的抱负,因耻于与谭延闿为伍而辞去省副议长之职,也是一种进取的抉择。在大革命时期,他看穿了国民党右派的嘴脸,积极靠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力量,不断受到新思潮的熏陶和影响。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当中,徐老是年纪最大的,但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新思想,他还是毅然跨海西去,探求真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电视剧里有不少篇幅写了徐特立与毛泽东同志的师生关系,既写了徐老对毛泽东在做人修身等方面的启迪,也写了毛泽东所实践的革命思想对他的影响。这些都体现了徐老一生不断求索的精神。
电视剧里选择了一些徐老亲自参加的政治斗争,如“断指血书”追悼陈天华以及后来驱逐张敬尧,投身农民运动和最后毅然入党一些情节,展示其性格特征,而这些情节对推动徐老在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转变上又起了决定性作用。编导在这方面掌握得比较好的是并没有把徐老写成一个职业革命家,而是写出一个具有清高思想的旧知识分子对政治敬而远之,但某些时候又不可遏止地要投身政治斗争这种矛盾心理。徐老前半生的这种“转来转去”的痛苦摸索,对今天任何具有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仍然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电视剧中感人至深并最能反映徐老平日为人性格特点的,是有关他爱惜人材的描述和以“镥锅”精神办教育的细节处理。徐老一生的俭仆,在我们党内是闻名的,而这种俭仆不是聚财之道,而是把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了办教育,他四处奔走,成了当时长沙有名的“徐二镥锅”,道者或有讥讽之心,而听者却认为是赞颂之词。对于教育,他已经不是以一般职业需要来对待,而是寄托了全部感情。这种感情特别充分反映在如何对待学生上。编导在戏里,着重写徐老与毛泽东、田汉和李维汉等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写得熨帖自然,不着痕迹,也十分符合徐老那种平易朴素的作风。曾直接受业于徐老的学生确实可以编一本近现代中国名人录,他们中许多人都对推动中国的历史进程作出了重大牺牲或贡献。今天的教师们,如果从中看到,将来许多国家社会的栋梁曾出自他们的门下,该会有多么欣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