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开放团史室 精心育新苗 某红军团用光荣历史教育青少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0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开放团史室 精心育新苗
某红军团用光荣历史教育青少年
本报讯 济南军区某红军团把光荣历史变成全社会的一笔共同财富,多年来坚持对驻地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节前夕,同学们把一封封感谢信和精心制作的小礼品敬献给这些“校外园丁”。
该团创建于1932年,在历次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自己的殊勋,涌现出“人民功臣第一连”和“特级英雄”杨根思、“爱兵模范”黄志江等一大批英模集体和个人。为使团史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该团把教育培养青少年视为己任,先后帮助驻地10所学校成立了英雄少先中队,派出了37名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为使教育生动具体、有阵地、有教材,几年来,该团先后拨出10多万元专款,整修扩建了团史室和荣誉连队连史室,邀请老前辈回团核证充实团史资料,建成了以团史室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教育中心,编写了《团史故事选》和团队《英雄故事集》送到驻地学校,供学生们课外阅读。为了把光荣传统根植青少年的心田,这个团还经常组织少先队员参观团史室、连史室,请老前辈给学生们讲传统,还帮助学校举办学英雄故事会、演讲会,并在学生中开展“举英雄旗,学英雄人,走英雄路,创英雄业,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生动深入的传统教育,使学生们树立了自觉走英雄成长道路的伟大理想。今年清明节,八七学校“杨根思中队”的少先队员们精心制作了悼念杨根思烈士的祭品,请赴朝访问的中国团校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带到朝鲜。朝鲜社劳青委员长金昌龙亲自接受了祭品,并在杨根思墓前隆重举行了祭奠仪式。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后,10个英雄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将自己平日节省下来的400元钱,寄给灾区的同学们重建校园。近年来,驻地10所学校青少年升学率达到96%,三好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2.3%,八七学校、孙庄学校、楚寨学校连续3年被河南省许昌市评为“文明单位”。
(梁万魁 陈济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