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1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影响
丁浩金 王聿中
西方国家中普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这种调整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演变。农业、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趋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部门则不断扩大;同时,无论物质生产部门或非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传统部门被改造,新兴部门不断出现。
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面对暴涨的油价,从节能出发,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使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近10年来科技革命的兴起又出现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
美国和日本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着手得比较早。8年来,它们对高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投资年平均增长4%,大大推动了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美国的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计算机设备、电子、通讯和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业部门的增长几乎是整个工业发展速度的5倍。日本的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日本在经济增长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不过,与此同时,美日两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也与日激增。
即使在新技术开发中略逊一筹的西欧,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基础和传统工业部门也在转向新技术部门。例如,欧洲最大的钢铁垄断集团,西德的蒂森钢铁公司和曼内斯曼公司积极推行从传统工业中逐步抽身的战略,转向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使传统产品的产值下降到营业额的1/3以下。近年来,西欧各国加强协作,加快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无论按产值或就业人数计算,在西方主要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超过50%,少数国家甚至达到2/3或更高。科研、教育、咨询、管理、通讯以及计算机软件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服务部门发展尤为迅速。1972年以来,美国服务部门中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行业就业人数年递增13%,远高于其它服务部门。
目前,西方各国努力使本国经济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并在两个方面齐头并进:一方面重视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把具有高附加价值的高技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利用贸易保护主义维持本国某些传统产业部门,加强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
当然,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也存在着另一种趋势。某些国家的一些传统部门为摆脱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的困难,采取了包括关闭部分工厂、缩小生产规模、处理多余设备、把中低档产品的生产权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直至宁可进口产品也把企业直接迁往国外等措施。这种现象近年来在美有所发展。对于这种“产业空心化”现象,某些未来学家认为是一种进步,说它反映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社会向以劳务经济和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化;而另一些学者则担心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会使整个经济“空心化”,从而最终导致劳务部门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们主张发展生产自动化来阻止“产业空心化”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依靠竞争与新技术这两个轮子推动起来的,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继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它表明西方经济仍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发展的活力。
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引起其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随着西方国家高技术的发展,必然减少对燃料和原材料的需求,这将使发展中国家日益丧失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优势。面对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寻求对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