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西湖上的“鸡毛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1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西湖上的“鸡毛信”
朱国良
杭州的孤山是距今6700万年到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年代火山喷发留给我们的遗产。一番沧海桑田后,形成了西湖上这块最大的岛屿,中外闻名的西泠印社和放鹤亭都在这里,有着“天然去雕饰”的和谐。可是当你漫步北边,便会蓦地看到山脚下钻出一只只肥胖的绵羊,当年那个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正握着红缨枪,举手四望呢!这就是雕塑《鸡毛信》。每每陪客人走过那里,我总象在自然的王国里徜徉,猛地听到一声开山炮一样,心里免不了“格登”一下。
人工的雕塑应当增添自然景观的美,与环境保持和谐。
让人产生不伦不类和突兀感觉的作品,总叫人心里感到特别难受。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内,也有一座雕塑,形象是一个顽童在钓鱼。作品本身的确很逼真,很可爱,但“钓鱼”与“观鱼”毕竟是两种意义的事,放在这个特定环境里,这么一“钓”,便俗了,也扫了观鱼者的兴致。这种情况并非个别,有些名胜古迹,本应体现典雅风格的,偏偏周围洋里洋气的幢幢高楼林立,五光十色的咖啡馆喧嚣非凡。
自然风光中并不是一概都不能添加人工的东西,问题在于必须有内在联系,力求和谐统一。如果在孤山那块“牧羊地”换上林和靖的放鹤图,那效果就大相径庭了。记得十月革命后,俄国一个叫普列特涅夫的人在《思想战线上》一文中说:“在巨大的水电站的正面放上一个闺房中的小天使,是荒诞的;在一座横跨大江的桥上放上一些小花环,也是可笑的。因为水电站和桥的美,在于它们的巍峨壮观、有力,以及大量钢、铁、混凝土和石头的结构美”。请注意,列宁在这段话的后面,写上了“正确”两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