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心灵的呼唤——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观后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心灵的呼唤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观后记
本报记者 洪天国
传入观众耳朵的歌声是从录音机里飘出来的。舞台上,聋哑人表演者李明扬正用全国通用手语纵情歌唱《我的中国心》。由8名男女聋哑人组成的伴舞队在手语歌曲的“旋律”中翩翩起舞……
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手语歌舞拉开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精湛演出的序幕。9月21日夜的北京民族文化宫,继续沉浸在首届中国艺术节的热烈气氛中。
手语歌舞《我的中国心》由上海聋哑人艺术团创作并演出。该团领队施永忠介绍说,聋哑演员听不到音乐声,他们用眼睛和心去感受音乐旋律,为此付出超过常人百倍的代价。有微弱听力的演员开大喇叭声,耳朵贴近录音机听;全聋的演员把手放在录音机上,靠机身振动的感觉去感受音乐的节奏。伴舞中有个下跪动作,演员们排练几百次,膝盖磨得红肿,流血。难怪这个节目在1985年“上海之春”演出中,荣获新作品演出一等奖,观众们称它最能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耳聪目明的人们从中不仅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一睹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听,热烈的掌声正从剧场的四周滚向舞台。
掌声结束。哑剧《钉子》、《淋浴》和《哑恋》把观众引向哲理的思索中。这种艺术形式似乎更适合聋哑人表演。他们的艺术才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细腻,真切,幽然。记者在捧腹之后,不由想起演出前采访中的一场问答。
记者问:《哑恋》即哑人之恋吧?
福建领队陈毓芬答:是这个意思。
问:您们怎样想到创作并演出这个节目的?
答:目的是要反映聋哑人的生活。您可知道,聋哑人对于天伦之乐的追求,其渴望的心情和热烈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健全人。当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就说谈恋爱吧,他们在羞涩中不失大胆,在纯真中也平添几分心计。
当3名戴着深色眼镜的盲人出现在舞台时,台下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这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强反差造成的:千百名耳聪目明的观众屏息期待什么呢?是艺术的享受还是精神的感染?
“小贝壳,小贝壳,在那阳光下闪烁,象宝石,象玛瑙,它是海的花朵……”缓慢抒情的曲调,施光南的三重唱《小贝壳》。在一种微小生命的不停跳动中,让人感受到自强不息的精神。
演出后、记者同三重唱演员之一、北京盲人艺术团副团长李任伟聊天。看了舞蹈《小草》,记者就受到残疾人在严峻现实生活中默默进取精神的强烈感染,听您们唱《小贝壳》,记者再次窥视到你们残疾人的一种心态:虽然因种种不幸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却顽强地要做生活的强者!
“是这样!记者同志,您还挺理解我们残疾人的。”李任伟那对混浊的眼睛仿佛因为微笑而变得清澈明亮。“在喧闹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残疾人就象大海里的小贝壳,但我们自强不息,默默地生活,象小贝壳默默地去倾听海的脉搏;我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虔诚地追求艺术,象小贝壳在海的怀抱里学唱歌,用歌声,用心灵赞美着生活。”
4名肢残者都是踩着热烈的掌声缓慢走上舞台的。他们的歌声真挚,动情。听战斗英雄徐良唱《血染的风采》,所有观众的心都受到强烈的震撼;听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的孙晓梅唱《祖国,慈祥的母亲》,有多少人胸中激情如潮;听姚翠琴坐在轮椅上唱《我是幸福的残姑娘》,许多人感动不已;听拄着拐杖的陈振中口哨独奏《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全场观众掉下了泪水;又听他吹口哨,全场观众报以喝彩声。记者也在赞叹,也在挥泪。几天来萦绕脑际的一个矛盾的命题再次鞭挞着敏感的神经:这些曾经历过种种巨大不幸并且至今还以病残之躯同严峻现实生活抗争的人,为什么没有消沉,反而歌唱生活?
“把个人经受的痛苦与社会对我的关怀相对比,我还是幸福的!”这是姚翠琴回答周围困惑者的一句话。这位因唐山地震造成高位截瘫的青年妇女,几乎每天都要同家庭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困难作斗争,但还是不停地演唱自己创作的《我是幸福的残姑娘》。
在台上怡然自得吹那魔笛般口哨的陈振中,演出前向记者诉说着他的不幸。这位历经世态炎凉的上海长城卷笔刀厂青年工人,如今已成为我国著名口哨独奏演员。可生活至今对他仍然那么不公平。长期两地分居,无人照料,整天蛰居在不见阳光、不通风的8平方米小屋里。然而,他还是拖着残缺瘦弱的身躯,赶来北京参加演出。他在诉说不幸时把泪花强留在眼眶里。他说:“对待人生,我们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态度!”社会啊!你既然能以各种方式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表示尊敬,为什么不能在衣食住行方面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
歌声再起。大型歌舞《世界属于你》以激越的旋律和欢快的场面把即将结束的演出推向高潮。总导演张国瑜的匠心独具和剧团演员的刻苦排练,使这朵中国残疾人艺术之花在短短的3天内便同观众见面。“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有拯救自己的力量!”整个剧场都回荡着这充满自信的歌声……
没有叹息。没有祈求。没有消沉。在激昂的旋律和有力的节拍中,总听得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记者迅即打开笔记本,奋力写下5个大字:心灵的呼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