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别碰我们的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2
第8版(副刊)
专栏:

别碰我们的树
黄伟经
6月23日上午,我们中国翻译家代表团应苏联作协之邀请,在莫斯科中央文学家之家礼堂出席第七届苏联文学翻译家国际会议开幕式之后,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博士邀白嗣宏和我到他工作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作客。我们愉快地接受了。离开时,李福清给我们讲起他们研究所附近的沃罗夫斯基街居民与一棵古树的故事。
几个月前,莫斯科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在沃罗夫斯基街一块空地上盖一栋楼房,为了使建房面积扩大一些,想要砍掉一棵大树。不料,居民们知道后,群起反对。李福清说:
“他们援引国家保护绿化的有关法令,申述必须保护这棵古树的种种理由,不仅联名写信给莫斯科各报社和广播电台反映情况,要求新闻舆论界支持他们阻止砍树,而且他们还自动组织起来,每天派出居民轮流到那棵大树下‘值班’,防护和阻止有关部门派人砍树。他们已经坚持斗争几个月了。”
“居民们现在还每天派人去看守吗?”我问道。
“那当然。”
于是,李福清领着我们往那棵大树走去。我们远远就看见一棵大树下,两张长凳上坐着四位苏联妇女。李福清说,她们就是值班看树的。当得知白嗣宏和我是中国来的客人,也来关心他们街区这棵古树命运之后,她们很高兴,站起来跟我们握手。
这是一棵普通的大榆树,约有20来米高,巨大的树干要两人合抱才能围拢,茂密的枝叶遮盖着大片空地。李福清指着一幅贴在那大树干上的水彩画说:“这是居民自己画的。”画面上画的正是这棵树,上面用俄文写道:“我们这棵榆树已有250岁了。”大树一侧,竖着约两米高的木牌,牌子上写道:
让我们行动起来!
给这个禁止伐树的地方派出人民的警卫!
一定要把这棵有历史意义的榆树保护好!
更耐人寻味的是:大榆树前边几米远处,立着一根粗圆木,木头上用铁丝挂着一块充当警钟用的厚钢板和一根木槌;旁边又一块木牌写着:“为了人民,保护绿化。”我们还看见,在那块已经开始平整土地,离榆树不远的空地边上,居民们新栽了近十棵一二米高的白桦和杨树树苗。新栽树苗的根部,泥土润湿,显然给它们浇过水。
望着这些场面,我联想到两天来自己所看见的被人们称为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的莫斯科:市区内,无数街道、住宅区、公园、街心花园,林带纵横相连,蔽日遮天,鲜花处处,草地如茵;空气非常清新,随处可听到雀叫鸟鸣。我穿的皮鞋走了两天依然不见半点尘埃。在莫斯科已住了三年的新华社记者、我的一位老同学对我说:“莫斯科有泥土的地方就有花草,就有树。”据说,如今880万人口的莫斯科,每人平均绿化面积已达18平方米,比居民按人平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还多两平方米……
临别时,我禁不住问那在树下值班的女居民:
“如果有关部门还要在这儿建房,怎么办呢?”
“那就请他们在原来那块空地上建,把房子造得小一些,别碰我们的树!”她们激动地说,“莫斯科郊区有的是地方,他们也可以把房子建到郊区去!”
“你们的斗争有结果了吗?”
“眼下还不能说有结果,但已经有一个多月还不见有人来砍树,——我们会胜利的!”
我祝愿他们的护树得到成功。(附图片)
别碰我们的树!
——莫斯科沃罗夫斯基街有几位老太太在守卫一棵老榆树
高莽速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