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自在飞花轻似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2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自在飞花轻似梦”
胡邦炜
以前读秦观的词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两句,虽感觉写得很美,但总不能解透。“无边丝雨细如愁”自然是较易理解且能深切感受的,因为我是南方人,对于秋天缠绵的细雨所造成的氛围和给予人心理上的影响,颇有体会。
但是,对于“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我却感受不深,总有些茫然。
有一年的暮春,我去洛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正值满城飞花,亲眼目睹了丝丝片片比白雪更加柔和细腻、更加轻盈透明的杨花柳絮缓缓飘洒、绵绵不绝的景象,真个是如梦如烟,令我心神如醉。于是“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竟自然而然地浮现脑际,这才明白此句确有深刻、真切感受而非泛泛信笔。
读诗时,类似体验颇不是一次两次。由此我想,读诗尚且要身历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把握、体会其中的韵味,那么写诗当然就更是如此了。没有深切真挚的体会,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热情拥抱生活的胸怀,是很难写出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打动读者的好诗来的。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主张把诗(文亦同理)写得太实,解得太实,写诗读诗都需要想象,需要用丰富细腻的艺术感觉去把握、体会的,但无论如何,写实却是艺术存在的基础之一。如一味地从主观空想出发,从作者狭隘的心灵出发,写出来的作品要耐人寻味、动人心弦,那就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