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八年 海洋石油工业初具规模 进行大规模勘探开发建成一批海上石油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3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八年
海洋石油工业初具规模
进行大规模勘探开发建成一批海上石油基地
据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瞿振业)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上,近年来出现了一座座新的“岛屿”——这些“孤岛”海拔都不过10米,面积不足0.01平方公里。“岛”上井架耸立,生活和生产设施一应俱全。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控制的仪表仪器和电视屏幕,监视海下几千米深处的生产运行情况。这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渤海上的埕北油田,目前可年产原油40万吨。
不仅仅是渤海,改革开放八年以来,在我国的其他海域,也陆续出现了一批地图上从未标出过的这样的“群岛”,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进入了大规模勘探和开发并举的新阶段。
地质资料表明,在我国的东海、黄海、南海,分布着不少沉积盆地,有远景、可供油气勘探的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石油工人就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过一些勘探,但由于技术难、风险大、资料缺乏,进展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1980年,我国首先与日本、美国、法国签订了5个开发合同,两年之后,第一轮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公开招标。八年来,我国已同12个国家45家公司签订了33个合同,合作面积14万平方公里,引进外资21.7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地震测线34万公里,打预探井、评价井162口,获油气井65口,找到含油气构造35个,掌握了成套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天津塘沽、广东湛江、蛇口——赤湾等海上石油基地已初具规模。我国还与外商组建了13个合营公司。
今年,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7月份在渤海辽东湾自营勘探,找到一个大的含油构造,两口探井都喷出高产油气流,初步探明储量1.4亿吨以上。这标志我国自营海上石油勘探技术进入一个新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