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秋种冬种在即化肥市场宜早整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3
第1版(要闻)
专栏:记者来信

秋种冬种在即化肥市场宜早整顿
本报记者 肖俊熙
农村持续了两年多的化肥紧缺、价格上涨问题,至今仍未缓解。现在秋种开始,农民需肥又一高峰期到来,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有关部门如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顿市场,打击投机倒把,势必影响今年的秋冬种工作。
从各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看,今年国产和进口化肥的总量并不少于往年,尽管农民用肥量有所增加,供需缺口并不大,有的地方从货源量上看,供需还是平衡的,但反映在市场上矛盾却异常尖锐:销区缺,产区也缺;旺季缺,淡季也不松;南方紧,北方也紧……整个化肥市场出现了极为混乱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一、市场经营管理混乱。化肥紧缺,经营有利可图,在许多地方,不仅集体、个人倒卖,连与化肥根本不沾边的国营企业甚至政府机关也参与倒卖。而且倒手次数频繁,倒五六次不算稀奇。四川省达县国家下拨的化肥加上本县化肥厂所产化肥,供需基本平衡。但从3月到5月,有地、市16个单位、县级37个单位,还有这些单位的机关干部233人次,化肥厂职工274人次,从化肥厂购走化肥4053吨。二是价格混乱,有涨无落,且涨得离奇。同样商品一月一涨,一日一涨,甚至一日数涨。三是化肥质量无保证,一些地方的不法分子,趁机生产、销售假劣化肥,坑害农民。
化肥问题闹到如此地步,据了解,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例如,化肥厂按国家规定可自销部分化肥,不少厂家并没有销给商业部门或农民,而是销给了各种“关系户”,给不法分子以牟取暴利之机。再如,供销单位外采货源,本为调剂余缺,高来高去,价格本来已很难控制,而为了盈利,一些部门又搞开了互挖互购,采购员满天飞,你买我的,我买他的,互相抬价,互挖墙脚,造成化肥迂回对流,更加剧了供求矛盾。
化肥价格暴涨,进一步拉大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种粮效益急剧下降,个别地方甚至入不敷出。这种状况使农民种粮的兴趣更加低落,有些地方的农民已提出要求退责任田。希望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力量,整顿、清理化肥市场,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业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