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油价现状及未来走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3
第7版(国际)
专栏:

油价现状及未来走向
吴德烈
今冬明春,油价走势如何,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国际上有些人士认为,海湾动荡的局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石油供应将受到影响,油价将会上升。大多数人则认为,虽然目前两伊战火未熄,但双方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有所“克制”,可以认为,海湾局势对世界石油市场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当然在海湾局势继续动荡的情况下,油价在短期内也可能会上升,但不可能恢复到油价暴跌以前即1986年1月以前26美元一桶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是:
从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动态看,石油市场总的情况是生产能力过剩。尽管海湾局势紧张,但供过于求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不可能造成石油短缺,对油价造成的影响将是短暂的、有限的。1986年12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曾将1987年第三、四季度的总产量暂定为1660万桶/日和1830万桶/日。今年6月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第八十一次部长级会议已正式将该组织第四季度产量定为1660万桶/日,与第三季度相等。看来,欧佩克不会轻易改变它在供求总格局中继续发挥机动生产、组织调节供求平衡作用的政策。
从欧佩克内部情况看,石油生产的潜力很大。但由于采取限产措施,因此,油价即使上升,但不会暴涨。据估计,到今年年底,可能在目前18美元/桶的水平上浮动。
从欧佩克外部环境看,各国消费者手里石油过剩。据报道,过剩的数量约为300万桶/日。另据报道,目前,世界石油库存约超过正常库存水平4亿多桶。这对近期内油价大幅度回升也是一个牵制因素。
据日本通产省及其他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美国石油储备量约达1.9亿吨,可用318天。英国尽管关闭了北海油田的部分油田,产量有所下降,但是石油精炼企业和石油进口公司分别拥有可用76天和66天的储备量。联邦德国石油储备量约达3670万吨,可用126天。日本石油储备量(包括国家和民间)约达7363万千升,可用140天。对这些西方国家来说,经过海湾运出的石油约占他们石油需求总量的约17%。因此,即使海湾局势加剧造成石油暂时停运,也不会在短期内对石油消费国造成严重的影响。
还要看到,第三世界非欧佩克产油国一般都能支持和配合欧佩克限产保价的行动。如墨西哥、马来西亚、阿曼、埃及等国已提出减产或不增加出口数量。同时,目前油价在18美元/桶的基础上略有上升的走势,对产油国和消费国来说,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总起来看,今冬明春或明年较长一段时间内,油价可能稍有变化,但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