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瓷艺的追求——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康家钟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3
第8版(副刊)
专栏:

瓷艺的追求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康家钟印象
崔龙弟
只要一踏进景德镇,就会强烈地感到康家钟的存在。景德镇车站那组《陶与瓷》大型圆雕,是康家钟与姚永康设计的,上古制陶女与宋代男瓷工的形象显出粗犷、高古的格调。以康家钟为主设计的景德镇轻工业部陶研所的环境布局,则注重优美、典雅、和谐。景德镇街头橱窗里形形色色的颜色釉装饰瓷盘,亦是康家钟与周国桢率先搞起来的,结果全国各地工匠艺人争相仿效。1985年在香港举办景德镇名人名作展,康家钟的作品在一天里被抢购一空。同年康家钟访问美国,他画的瓷盘和捏的瓷娃娃,引得妇女和孩子们爱不释手。
今年54岁的康家钟,32年前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来到景德镇时,对举世闻名的景瓷还是一个门外汉。以后,当他醉心于古瓷片上的螃蟹、虫鱼、渔翁、樵夫、仕女或可爱的婴戏图的时候,便鬼使神差地进入了陶瓷艺术的天地。古瓷片上的造型与纹饰,与康家钟在学校里获得的艺术观念是不同的。它们简洁、生动、夸张变形而富于韵味,是古代艺人根据陶瓷材质的特点,为加强瓷器的装饰气氛而创作的,因此,理所当然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民间艺术风味。康家钟一旦沉湎于其中,便心驰神移而不能自拔。30多年过去了,他对古瓷片的衷情,早已衍化成对传统的工艺品,对剪纸、木雕、蜡染丝织的深入考察和研究,每每边品赏,边临摹,边思考,析其糟粕与精华,辨其庸俗与高雅。由此及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气质。
他的艺术理想是反璞归真。康家钟发现,景德镇传统陶瓷的装饰纹样中,有的是来自同时代其它艺术,如金银器、织物、螺钿镶嵌、木刻插图及绘画等,但一经陶工绘匠之手,便与陶瓷本身结合完美而不露斧痕。那些妙趣横生的形象、线条,又往往是他们在生产中为提高效率时抒发激情所致,于熟练中形成的。而这种于熟练中形成的巧妙、简洁和趣味,容易使他们抓住作品上大的特征,构成一种以写意为主的审美气氛。
他特别喜爱古代青花瓷的艺术造型,觉得它古朴典雅,装饰感强。直到今天,中国青花瓷的材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在装饰上,青花也合乎中国画的节奏,注重线和韵味变化,如水墨那样舒展大方。这种味道是外国人仿不出来的。
他认为陶瓷艺术的精髓是在造型上,正是造型的千姿百态,才构成了陶瓷气象万千的艺术特征,而装饰彩绘只是丰富它而已。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把造型和装饰的位置颠倒了,为生产上的某些方便,抬高后者而轻视前者,致使大家都热衷于画几笔文人画,而民间的优秀造型无法推出来。
康家钟最为心焦的是,国外的陶瓷材质已经发生过数次革命,越来越丰富、精致、别具一格,而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国外把陶瓷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家、科学家已成为其中坚力量,而我们还滞步于传统商品阶段,依靠工匠艺人在加工上求细求精,把最能在陶瓷上体现民族文化特点的汉唐艺术造型搁置一边。景德镇有过辉煌的历史,景瓷曾以无与伦比的材质、造型和纹饰风靡全世界。景德镇人的灼灼才华,在今天该怎样发挥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