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历史文献 《任弼时选集》出版 收进文章四十七篇,体现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结合和统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共产党珍贵的历史文献
《任弼时选集》出版
收进文章四十七篇,体现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结合和统一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任弼时选集》,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将在全国新华书店陆续发行。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因病逝世。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留下很多著作,收进《任弼时选集》的文章有47篇,共32万字,其中有32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文章是任弼时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珍贵的历史文献。
任弼时是共青团工作的奠基人。《任弼时选集》就是以1925年论共青团《怎样布尔什维克化》一文开卷,以1949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和1950年为纪念《中国青年》创刊27周年而写的文章结尾。选集中提出的青年团是先进青年群众性的组织,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青年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的工作要适合青年特点等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任弼时参与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对党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8月7日《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是保存下来的有历史意义的党内文献。在这次会议及在此之前的反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斗争中,任弼时起了突出的作用。选集中对白色恐怖下,党组织如何整顿发展,党在城市和农村如何进行领导工作,有多篇文章论述。
在红二方面军的创建、红军长征及三大主力红军会合的过程中,任弼时的作用和功绩是十分显著的。《红二军团当前的建设任务》是任弼时论述军队工作的重要著作。他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应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提高指战员的素质。选集中还收入任弼时的手稿《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对研究长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协助毛泽东在制定方针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七大以后,他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一起,成为党的五位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此期间,任弼时有许多著作,主要的都已收进选集。
任弼时参与领导延安整风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精力。选集中选有《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等7篇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建设问题,曾在党内产生很大影响。
任弼时长期分管陕甘宁边区的工作,尤其重视经济工作,指导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解放区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贸易的基本方针》,是论述经济建设的专著。这些文章系统地阐明了革命的目的是为着建设,在战争时期必须同时注意经济建设的观点,指出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有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就应把经济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中心任务。
任弼时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边区的生产力水平和所处的地位,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建立经济工作的统一战线,在公私兼顾的原则下,努力促进公营经济、合作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他还主张吸引国民党统治区的民族资本家和外国资本家来解放区经营工商业。他对经济建设同民主政权建设的关系也有深刻的论述,指出经济建设与民主建设缺一不可,民主建设的完善程度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改善和提高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使民主政治的内容更加丰富。任弼时的这些精辟的论点,今天学习起来也觉得很有新意。
在指导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中,任弼时的贡献也是杰出的。选集中收入的《关于解决区政权和新富农政策问题给毛泽东的信》、《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和《对晋绥土改整党工作的意见》,是研究中国的土地改革问题必读的著作。任弼时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针对当时普遍发生的“左”的错误倾向,提出和阐明了党的正确的土改路线和整党原则,对各个解放区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一生从事实际革命斗争中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和革命经验的总结。这本《任弼时选集》体现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结合和统一。学习这本选集,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革命的过去,而且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