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给吕梁人民一把金钥匙——吕梁贫困山区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4
第2版(经济)
专栏:

给吕梁人民一把金钥匙
——吕梁贫困山区访问记
本报记者 蒋涵箴
烈日炎炎,吉普车在吕梁山上转悠了好几天,所经之处,许多地方童山秃岭、千沟万壑、黄土飞扬。秋庄稼由于严重的干旱正在枯黄打蔫。
汽车驶进了一个不通公路的小山村——山西省岚县祁家庄乡马家掌村。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角落。
由于旱灾、雹灾,岚县去年人均收入只有122元,祁家庄乡是岚县的穷乡,人均收入才87元,而马家掌村又是穷乡里最穷的村,它的人均收入有多少,访问了几家困难户,只有三四十元。
村子里没有一眼新窑洞,六口之家只有两条被子。粮食已所剩无几,最困难的几家只剩下一二十公斤莜麦。眼下,天大旱,秋庄稼也指望不上。有一户箱里、缸里贮满了小米。家家都缺粮,他家何来这么多粮食?一打听,原来是刚出嫁了一个女儿,粮食是亲家送来的。
村子里孩子成群,六七岁的娃娃几乎都入学了,到上了十岁又都回来干活、看弟妹。
记者问一老汉:“上头来人了,您有啥要求?”老人憨厚地笑着说:“没啥要求,就盼多打一些粮食,二伏已经过了,还不见下雨,今年可又要受灾了。”
这是一个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山村。庄稼象一张张地毯似的挂在山坡上,这就是黄土丘陵山区“跑水、跑土、跑肥”的挂地。种这样的土地只能靠天吃饭,干了就旱,一下大雨又要冲掉。
吕梁地区的八个山区县都有这样的穷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有近百万。
对于吕梁的贫穷,众说纷纭。有的说山区人不勤快,大白天村子里好多人闲着。
吕梁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晋绥抗日根据地,战争年代,勤劳的吕梁人民用小米、土布、布鞋支援了革命,供养了几万人的部队。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态条件的破坏,工作上的失误,气候的变化,吕梁老百姓被穷山恶水弄得一筹莫展。再加上这里交通不便、闭塞、落后,多数农民对商品经济手足无措,做生意撕不开脸皮,办工厂不懂管理,更无信息,技术,就是干老本行种田,靠那稀稀拉拉的挂田,也实在种不好。
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作出贡献的吕梁人民。国家每年要向这个地区投入3000万元的财政补贴,吕梁地区最大的贫困县临县,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累计已花了国家救济款1588万元。但是长期以来,在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上偏重于放贷款、给救济,只向他们“输血”,不注重“造血”,贫困地区面貌改变不大。因此,强化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是扶贫的关键。
位于离石县王家沟村的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60年代初开始,就带领当地农民作出科学规划,修了梯田。
这几年接连遇到大旱,当年开的梯田仍可保收。汽车驶进王家沟,犹如进入了小江南,绿茵茵的秋庄稼长得挺拔、壮实,这条山沟,成了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小天地”。吕梁地区的领导同志无不感叹地说:“这几年忽视了农田基本建设,如果吕梁山区每个农民都有一二亩这样的梯田就等于有了‘保命田’。”
谁说吕梁人懒,谁说吕梁人穷得啥也不想干。关键是要有人交给他们一把金钥匙,使土地在大旱之年也能保收。
中阳县从1967年以来在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指导下,在几个山村进行了机修梯田试验,在5度到25度的坡耕地上,修筑出宽度为10米以上的水平梯田,达到了保肥、保土、保水,抗旱丰收的目的。今年中阳县把这一科研成果推到全县,国家每亩补助100元,今年计划搞1万亩,到6月底已完成5000亩。为了不影响当年生产,县政府要求告一段落,待秋后再搞。不料几次下令都不下马,农民天天到县里去吵,要接着干,许多村宁肯牺牲当年利益也要多开一些梯田。
办企业、搞养殖业,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户来说是“高不可攀”的,而开梯田,他们认为是“跳一跳能逐步做到的”。机修梯田,每亩成本140元,国家还有补助,还有其它一些扶贫资金、无息贷款。投资于修梯田不担任何风险,有两年粮食增产就可收回成本。现在凡是搞了机修梯田的地方,大都实现了耕地、田间作业和运输机械化,各种农业新技术也得到了普遍推广。
粮食问题是贫困山区的致命问题。吕梁地区总面积21095平方公里,人口272万。面积如此之广,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许多穷山村都不通公路,一遇到灾年,外面即使有粮食也难以运进去。近两年来,这里粮食又连年减产,使当地的干部、农民头脑又清醒了不少:“粮食问题麻痹不得”。贫困山区脱贫、扶贫的办法很多。正如吕梁地委的同志所说:“脱贫的根本措施还是要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下功夫。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才可以逐步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尽管这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非做不可,我们准备花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这一工作。”
吕梁之行,行程七八百公里,接触了不少干部、科学工作者、农民,这是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