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急剧增长 专家汇聚北京研讨防治对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急剧增长
专家汇聚北京研讨防治对策
本报北京9月23日讯 记者艾笑报道:一向被列为世界冠心病低发国家的我国,目前正在重蹈西方国家本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冠心病发病率急剧增长的覆辙。来自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等14个学会的80多位专家,焦急地汇集北京,从今天开始作为期四天的冠心病防治对策的研讨。
据统计:1957年我国城市居民心脑血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0.2%;到1985年,就上升到44.37%,平均每年上升1.22%。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增加,发病年龄还提前了5年至10年。值得重视的是,农村患心脑血管病上升的速度非常快。据1957年一些县的统计,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达242.75人/10万人,与同年内城市的243.25人/10万人相差无几。二十几年后的1985年,农村竟高于城市,达到267.21人/10万人。
专家们分析冠心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增加了发病因素。二、过高的食盐摄入量。三、一些人群日均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量增加,而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高于240mg,比正常者(200mg以下)患冠心病的机会多3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mg。北京工人1982年的日均摄入量是245mg,1984年就增加至307.6mg;广州工人1982年为180mg,1986年就增至425mg。四、吸烟直接导致动脉硬化的形成。五、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及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活动同心血管病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个性强、紧张、好胜、急躁的人,较之与其性格相反的人易发冠心病。六、缺乏足够活动与体育锻炼。
专家们一致认为:冠心病是可以防治的,患病率与病死率也是可以降低的。我国的冠心病诊治水平不低,1980年已使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病死率降至11%,达世界水平。但据对北京的70万人群监测,冠心病死亡病人中57%为猝死,其中75%死于院外。专家们指出:防治冠心病应从整个社会着眼,抓上十年、二十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