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便民”与“便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4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便民”与“便利”
报载:北京西城区开了九家“便民店”,从早上七、八点,开门做生意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人们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买到需要的东西,因此称它们是“便民店”。报纸也是这样称的,“便民店”也就上了新闻标题。
这条消息还特别举了一个例:“一天几位郊区农民护送一位重病人去积水潭医院,晚上近十点钟来到新街口××××食品店,买了蛋糕、点心等食品。”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海内外的许多地方,都是家常便饭。
香港,近年兴起一种“便利店”,它的便利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关门,都在做生意。这实在是便利到不能再便利了。而且供应也充分,不仅有冷饮和一般的点心,还配备有微波炉可以把食物立刻加热,使人即使在深夜也能吃到“新鲜出炉”的热的食物。店里不仅有食品,也有用品,还有读物,包括书刊和报纸。这样的便利商店很受欢迎,一两年工夫就从一二十家发展到一二百家。
当然,我们还不必希望北京一下子都去发展这种不分昼夜“全天候”服务的便利商店。至少目前看来还没有这种需要。
但仍然有可学的,那是它们的名字,不叫“便民店”而叫“便利店”,一字之差,使人感到:平等待人。
这恐怕不是一名之微的事情。当然更不是咬文嚼字的事情。  
 沙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