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侯外庐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6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侯外庐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侯外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灵堂内摆满了花圈和挽联。侯外庐同志的遗体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上面覆盖着红旗。在哀乐声中,习仲勋、邓力群、王震、薄一波、刘澜涛、王任重、张劲夫、宋平、杨静仁、周培源、屈武、雷洁琼、胡绳、杨献珍等沉痛地向侯外庐作最后告别。
侯外庐1903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1922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1924年他结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同志,在大钊同志的影响下,思想上由信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逐步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他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经莫斯科回国,失掉党的组织关系。他先后在哈尔滨法政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加入左翼教师联合会。抗日战争时期,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侯外庐担任了《中苏文化》主编。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他写了大量的宣传文字。他还参加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活动,在争取上层爱国民主人士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文汇报》的“新思潮”副刊,发表了一系列宣传民主进步,反对自由主义、中间道路的文章。1948年他进入东北解放区,1949年抵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侯外庐于1951年重新入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国史学会理事和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等职。
侯外庐曾当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侯外庐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宣传。他从1927年开始翻译《资本论》,1936年出版了我国最早的《资本论》第一卷全译本。从30年代开始,他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1934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40年代,他陆续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苏联历史学界诸论争解答》等书,探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古代社会的发展途径与古代思想的特点、近代社会的性质与启蒙思想的特色以及历史理论与方法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末,侯外庐和他的合作者,进一步完成了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的撰著工作。这部巨著对上下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传统做出了批判的总结,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侯外庐晚年虽然长期患病,但仍在学术上孜孜以求,近十年来,出版了《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宋明理学史》以及《韧的追求》等多种著作。他毕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著作宏富,为我国历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侯外庐长期在教育和科研岗位上工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桃李满天下。
侯外庐同志毕生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诚于党的事业。他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光明磊落。在十年浩劫中,他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身体致残,但他大义凛然,毫不屈服。粉碎“四人帮”以后,侯外庐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他为我们国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欢欣鼓舞。
85岁高龄的侯外庐同志因病久治无效,于今年9月14日上午9时11分在北京逝世。
在今天的告别仪式上,向侯外庐敬献花圈的有:赵紫阳、彭真、邓颖超、乌兰夫、万里、习仲勋、李鹏、胡乔木、胡启立、邓力群、王震、薄一波、刘澜涛、陆定一、段君毅、彭冲、王任重、朱学范、周谷城、严济慈、楚图南、谷牧、张劲夫、宋平、杨静仁、钱昌照、屈武、雷洁琼等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卫生部等单位。
首都各界知名人士及侯外庐生前友好共700余人参加了今天的告别仪式。(附图片)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