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科技体制改革给经济腾飞添翼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技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技成果用于工农业生产重点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7
第1版(要闻)
专栏:

科技体制改革给经济腾飞添翼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技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技成果用于工农业生产重点建设
本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科技体制改革为经济腾飞增添了翅翼。我国旧体制中经济与科技分道扬镳、严重脱节的弊端正在逐步消除。“六五”期间,全国组织了10万多名科技人员投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共取得3900项重要科技成果,已被用于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工农业生产的约3165项,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已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2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5。“七五”期间,共安排76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起步良好,全国共落实了3000多个专题合同。现在全国80%以上的科技力量已投入到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主战场。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科研成果不能迅速转移到产业部门以形成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此,过去也曾下过很大力气去解决,但是由于没有采用经济手段,只靠行政办法,很难收到成效。1985年3月公布的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其精华就在于把科技体制改革当作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运用经济规律来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两年多来,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科技人员管理3个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国科研机构的经费来源一直是靠政府供给制式的行政拨款,科研单位捧着铁饭碗吃“皇粮”,做出成果经鉴定上报就算完成任务,其工作好坏不直接受到经济和社会的制约和检验,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又往往难以做到完全符合生产需要,这就容易造成科技与生产脱节。现在在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全国中央部属、省属科研机构已按新的拨款方式运行,对2523个科研机构,按其科技活动的特点,分成了技术开发类、技术公益类、基础研究类,按不同类别进行管理。对技术开发类研究所“断奶”、“断粮”,逐步削减事业费,对从事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运用科学基金的方式,择优支持有重大研究前景和有可能取得学术突破的研究项目。
拨款制度改革之初,许多开发类研究所担心连工资都要发不出。两年多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削减了事业费,人人都关心本单位的生存,许多科研成果很快进入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1986年中央各部委研究所通过面向经济建设共获得纯收入达4.5亿元,相当于事业费拨款的29.8%。其中开发类研究所获得的纯收入达3.4亿元,相当于事业费拨款的111%,纯收入中技术性收入占80%。
运行机制改革的另一头是开放技术市场。技术成果商品化和技术市场的开放给占科技工作量80%、占人数90%的科研开发机构带来了生机。1983年全国技术转让成交额只有3000万元,1984年开放技术市场,当年技术交易额为7亿元,1985年达到23.7亿元,1986年20.6亿元,这说明我国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有所增强。同时,我国已有50多项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创汇数千万美元,随着经济、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已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科技与生产的组织结合方面,已呈现出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企业,都表现了比过去要强烈的合作、联合愿望,目前全国已有1万多个科研、生产联合体。一批技术开发研究所和设计单位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企业、企业集团,一些原来想脱离企业“独立”出来搞“自我完善”的厂办科研机构打消了“独立”的念头。中央部属科研单位中,攀枝花钢研院正式进入了攀钢公司;电子工业部二十四分所和七四二厂已正式合并;原中汽公司的设计院进入了一汽集团;重庆重型研究所进入了重型汽车集团;上海自行车研究所分别进入了“永久”、“凤凰”两个自行车厂等等。以上这些,只是部分实例,但由此已见势头喜人。据有关部门对316个企业调查,有77.8%的企业迫切要求研究所进入企业。
在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1986年进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全国有3955个单位、127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应聘担任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对于任用确有能力的科技人员,提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进入各级领导岗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