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改革开放加快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上海科技界为经济建设再攀新高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8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革开放加快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上海科技界为经济建设再攀新高峰
本报上海电 记者章世鸿报道:改革和开放正在推动上海科技界攀登新高峰,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上海的科技攻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且向27个省市辐射,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怎样保持上海的技术优势,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这是科技界、企业界正在共同讨论的重大课题。大家的共同结论是:首先要牢固地确立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带头作用。
上海是智力密集的大城市,拥有37万人的科技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经过九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开始发挥强大的威力,各项科学成就在全国占领先地位。
首先,科技人员的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上到下普遍树立面向经济、面向市场的新观念。科研的经营方式由封闭学术型向开放经营型转变。目前同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课题已占总课题的85%,并把“生产单位需要”列为第一个原则。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研究所自主权,实行经费预算包干、科技责任制和有偿合同制。这些改革打破了旧体制造成的科研、设计、生产严重脱节的弊端,使科技的运用机制对生产力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过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20%,现在达到67%,有的部门达到80%。
技术市场的兴起,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当前上海科技市场的新特点是:在组织结构上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建立了300多个技术商品经营机构。这些机构既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有个体所有制。技术贸易由单纯的技术转让转向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并向知识、智力、人才交流发展,出现了2000多个科研和生产联合组织。
上海的先进技术正在源源向全国转移,同27个省市建立科技合作,出现了大批科研生产联合体,科技贸易额占全市总额60%以上。科技人员支援边疆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对乡镇企业的支援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成果。苏州地区64%的乡镇企业是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发展起来的。
国际科技合作已发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一些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民间科研机构的兴起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目前已有120家。这些机构的特点是不要国家投资,人员精干,机动灵活,解决了当前生产力发展中许多疑难问题。
群众性的发明活动也在蓬勃发展,成立了上海发明协会、发明者联谊会、发明家俱乐部等组织,涌现了大批来自群众的优秀人才,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全国评比中名列前茅。
新的科技体制的形成,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六五”计划期间,科技攻关给上海企业带来10.46亿元产值,2.3亿元利税,平均每1万元科研投资可以换取7.37万元产值,1.6万元利税。“六五”期间科研攻关总投资1.12亿元现已全部回收。
上海市科委调动全市1600名专家的力量进行长期规划(1986—2000)的预测论证工作,提出79个专题报告,收集了1000万个数据,为上海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上海实际出发,确定了7项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选定了22个重点发展行业,以加快全市的产业结构更新。
科技改革的九年历程还是一个起点。人们普遍认为,科技的进步光靠内部改革是不够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科技与生产结合上许多难题。首先要使企业具有活力和后劲,对这个问题,上海市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