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戏曲演员唱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9-28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戏曲演员唱歌
唐全贤
在红氍毹上,出现了一件新鲜事——戏曲演员唱歌,一些颇有影响的青年演员相继登台,从个别演员发展到各个剧团、各个剧种。
唱戏与唱歌,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善于作横向借鉴者,尽可从对方吸取有益的成分。徐丽仙的新丽调里有流行歌曲的声腔;童芷苓唱京戏,用了电子琴做配器;关肃霜吸收花腔女高音到京剧唱腔里,获得了成功;刘慧琴唱河南梆子,但西洋咏叹调也唱得很好。著名越剧演员戚雅仙、毕春芳认为戏曲演员唱戏与唱歌,是个“位置摆正”的问题。唱戏是基本,唱歌是多能。倘若为了丰富唱戏的手段而唱歌,也用唱戏的优点去发展唱歌,做到一专多能,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唱戏与唱歌在行腔、发声、吐字等方面又有很多差别。戏曲特别讲究“韵味”,各种不同的地方戏曲,由于有特定的旋律、唱腔,因而有特别的韵味。基于此,戏曲演员唱歌,应当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为了提高、丰富戏曲声乐艺术,而不是降低甚至破坏戏曲声乐艺术。说得具体一点,不要让戏曲变成歌曲,而要吸收歌曲中的有益成分来发展戏曲。
对戏曲演员唱流行歌曲,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用气声唱歌,对于提高戏曲声乐艺术,并无多大好处,弄得不好,会使讲究韵味的戏曲里兑进一些气味不正的东西,在唱戏时反会吐字不清。戏曲无疑要革新,要多争取青年观众,但当务之急是需要在改革戏曲的唱腔,提高戏曲的艺术质量,使戏曲的内容与形式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上下功夫。戏曲演员以唱流行歌曲来招徕观众的“好奇心”,似是一条近路,其实是戏曲改革的下策。如果一些好的戏曲演员学唱某些流行歌曲并不成功,到头来,会不会反而降低了戏曲的上座率?
至于戏曲演员“反串”唱歌,有人确实表现出了突出的唱歌才能,唱歌比唱戏更有发展前途,当然可以改行。郭兰英、李谷一即是先例。但这已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