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勇敢地迎接挑战——上海自行车厂坚持改革走向世界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3
第1版(要闻)
专栏:

勇敢地迎接挑战
——上海自行车厂坚持改革走向世界的启示
本报记者 季音
当今,一些西方国家都为密密麻麻的汽车群带来的严重污染感到苦恼,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既无污染又能健身的自行车。
国际市场上自行车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对我国自行车工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上海是我国自行车出口的主要基地。早在1956年,这里的“永久”、“凤凰”等名牌车就进入国际市场,单是上海自行车厂近15年就出口275万辆,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现在上海每年有几十万辆自行车运销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旧中国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个数字放在近几年世界每年自行车贸易量的总数字里,却只占百分之几的较小比例。
我国的自行车能进一步走向世界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访问了上海自行车厂。这是上海自行车行业中历史最久的一个大厂,以生产名牌“永久”车而闻名全国,建国以来已生产3500万辆,约占国内社会拥有量的1/6。这个已有47年历史的老厂,通过深入改革,迸发出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去年创税利1.6亿元,人均创税利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项经济指标,均为全国同行业之冠。厂长章和轼领着我参观了新产品陈列室,一排排精致、轻巧的自行车逗人喜爱,不少新式样的运动车、赛车,都是市场上未曾见过的。过去我国赛车要靠进口,现在这个厂已制成两种新赛车,将在亚运会上正式使用。
国内自行车厂现在都面临着两种竞争。一种是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近十几年各省市纷纷兴建自行车厂,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已有近10个牌号的自行车成为新的名牌;另一种就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这方面的形势尤为严峻,我国的自行车与有些先进国家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怎样对待这两种竞争?上海自行车厂的回答是:把目光主要对准国际市场,迎接国外的挑战。来自国内外的两种竞争实际上是相通的,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就不怕在国内市场上败北。今年他们把扩大出口列为主要奋斗目标,计划出口50万辆,到8月份已出口3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16.4万辆,创外汇1600万美元。
产品要走向世界,就得了解世界。上海自行车厂的同志说到他们厂的“永久”商标,最初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车子做到永久坚固耐用,几十年来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永久”赢得了城乡广大人民的信任。可是这几年情况变了,尤其要进入世界市场,消费者的要求几乎全然不同,比如在欧美市场,那里自行车的更新期很短,他们的要求是“新、轻、优”,更多的是着眼于新。国际上最近几年自行车不断花样翻新,由小轮车、变速车,进而到近几年新出现的BMX越野车等等。我国的自行车几十年来虽有改进,但基本上是“一贯制”。上海自行车厂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已从单品种向多品种发展,在美观、新颖、牢固方面努力创新,今年已设计出24种新产品。最近这个厂的研究所初步设计成功了踏板车、BMX越野车、ATC全地貌自行车等6种国际上的新车。一种供旅游者使用的多功能旅游车已投入生产。
产品要走向世界,还得变革旧的市场观念。过去我国自行车主要销往亚非第三世界,几乎不去涉足欧美市场。1981年到1983年,“永久”最先进入了美国、加拿大,跨出了我国自行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北美是个自行车的大市场,年销售量一千几百万辆,当地年产量仅700万辆左右,大部分都要进口。美国1986年进口自行车比1985年增长25%,如今这里已成为世界自行车竞销的“热点”。最近在纽约举行的上海产品展销会上,“凤凰”、“永久”自行车很受美国人的欢迎,会上成交17万辆。来自欧美市场的信息表明,我国的自行车及其零部件,在质量、款式、价格等方面都有相当优势和竞争力。我国产品走向世界,既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第三世界这个广阔的传统市场,也要勇敢地进入同样广阔的欧美市场。
在改革开放的激流里,今年上海几百个轻工业工厂,都在象上海自行车厂那样,从不同的起点走向世界,求得在国际市场的风浪里得到锤炼,获得发展与壮大。无疑,它将揭开上海轻工业发展史的新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