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龙井——朝鲜族文化发祥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龙井——朝鲜族文化发祥地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先有龙井,后有延边。”在延边朝鲜族聚居最集中的龙井县采访时,我们常常听到龙井人提起这句话,言语间充满自豪。
这句话,概括了延边地区朝鲜族的发展史。19世纪中叶以前,清朝统治者把延边地区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划为禁区,不许百姓进入垦荒种地。直到19世纪80年代,清朝统治者为防备沙俄侵犯,就地解决饷源,才逐步废除封禁,实行招民垦荒的政策。这时正赶上朝鲜北部连年发生灾荒,受灾的朝鲜群众于是纷纷越过图们江迁入延边。龙井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自然成为朝鲜移民最早的落脚点,进而迅速发展成为延边朝鲜族的经济、文化中心。延边地区最早的一所中学,创建于1912年的龙井中学就设在龙井镇。解放前,延边地区共有七所中学,龙井就占了六所。因此,朝鲜族人民称龙井为“延边文化教育的摇篮”。
被誉为朝鲜族文化发祥地的龙井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到达龙井时,正值学校放暑假,校园里空荡荡的。然而走进一所所学校,依然给人一种教学秩序井然的感觉:校舍整整齐齐,教室前,操场边,栽满了各种绿篱、花树,把校园装扮得生机盎然。县教育局副局长邢义告诉记者,龙井县城乡90%以上的学校有校办林场,校园实现了美化、绿化、净化。老邢还介绍说,龙井县早在1958年就普及了初中教育,1980年经省、州验收通过成为无盲县。文化大革命以前,龙井每年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居州内第一,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6年,全县有2500多人考入大专院校,几乎连年名列延边榜首。
我们从有关材料中了解到,龙井是一个山区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8.8%,经济基础并不雄厚,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山区县为什么教育却能搞得这么好呢?老邢给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件事:
龙井县白金乡,是一个偏僻的穷山区,前几年每年都有30多户农民迁走,学校的教师也纷纷要求调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白金乡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手头有钱咋个花?干部群众毫不含糊:一是生产上舍得摊底,二是教育上肯下本钱。办教育靠的是老师,为了让教师们安心在山区工作,乡里集资数万元,分期分批让全乡的老师都住上了独家独院、40多平方米的新房。在这同时,白金乡大力改善学校教学条件。首先集资两万元盖了150平方米学生宿舍,使好多原先走读的学生免除了每天80里的山路奔波。还办起了学生食堂。眼看经费不够,乡直机关的干部和学生家长们纷纷从自己家里拿来锅、碗、瓢、盆。学校操场要整修,全乡职工各捐了10元钱,学生家长每人都来推车拉石头。教室里的破旧桌子要更换,每个家长都做一个课桌面。群众还帮着学生一起办苗圃,修花坛,美化校园。这个乡的中学在全省校容校貌评比中荣获第二。
这种群众办学、社会办学的事例在龙井俯拾皆是。1984年,龙井五中的校舍濒危,亟需维修新建,县委领导闻讯后当即决定把准备盖县委办公大楼的款项拨给五中。
在龙井,我们采访了我国第一所农民大学——龙井县黎明农业大学。黎明农大建于1958年,建校时一无教室,二无教学设备,赖以建校的除几十亩荒地外,还有一名老师。晴天,学生们扛上一块小黑板往树丫上一挂就是课堂。上完课就下地;边劳动边实习。雨天,就在农业社的黑牛棚里上课。学校最早一批校舍是全校100多名师生到砖瓦厂打砖坯换来的砖盖起来的,直到1985年,农大的一位教师才从最后一间牛棚中搬出,住进新房。
如今,当我们驱车来到农大所在的龙井县东盛乡采访时,只见新落成的雄伟壮观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建校初期盖的那批校舍已荡然无迹。当年学校仅几间牛棚,如今已拥有1.23万平方米的校舍。师生们还在近千亩荒地水洼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和高产丰收的农场。20多年来学校开支的三四百万元办学经费,70%以上都从勤工俭学中来。就这样,黎明农大先后为农村培训5个专业的农民技术人员共3200多人,其中90%以上是朝鲜族同胞。
被誉为朝鲜族文化发祥地的龙井县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感佩。然而说起这些龙井人并不沾沾自喜。“龙井的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困难很大,龙井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教育相比,就象黄牛身子瘦鸡腿,发展经济与发展教育还得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县委书记金钟国同志对记者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