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名城和她的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3
第8版(副刊)
专栏:

名城和她的市长
李静
从逶迤绵绵的大娄山山脉向南不远,便可看见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派的新城,从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黔北高原那丰厚而肥沃的土地上,发出夺目的光彩。遵义,这座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的名城,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人们展示着她青春的活力和崭新的面貌。如今,穿城而过的湘江,是绿水绕新城,游船满江,笑语满江;环抱全城的凤凰山,是青翠染高楼,歌满青山,情满青山。可谁知,就在几年前,湘江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填塞河床,加之城市废水废物无人管理流入湘江,蚊蝇扑面,臭不可闻。而凤凰山的森林公园,更是乱石崎岖,杂草横陈。
高原的明珠,变得这般璀璨夺目,是人勤地富?还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的活力?
说到遵义这几年的变化,人们自然要把它和遵义市长李兴久联系起来。
精明强干的李兴久,今年45岁,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1965年分到贵阳机械研究所,1970年调到遵义市电子仪器厂。在那全年亏损18万已成定局的时候,李兴久冒险出山任副厂长。他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春、沈阳,考察电子行业的产品前景。回厂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大搞技术攻关,把亏损局面扭转过来。他说:“电子行业的产品,不象茅台酒,年头越老越值钱,电子产品要求三、五年一变,实打实地见效。”
厂子搞活了,厂长赢得了群众信任,1984年李兴久被选为遵义市长。能否象搞活一个工厂那样,把一个城市建设得生机蓬勃呢?刚开始,他这个工科大学生出身的市长还有些手生,什么财政、人事、会议,真是要多少事有多少事,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但不久他就适应了。由于他是从最基层上来的,当过“家”,知道“油盐酱醋”的甘贵,随时心中都有一把算盘,动不动就拨算一番。他对“家底”的熟悉,常常把汇报的人吓一大跳,什么产值、利润、所得税呀,一清二楚。汇报的人心里服服贴贴,没想到市长心这么细。
李兴久爱读书,爱读各种各样的书,从精深的理论著作到雅致的文学作品,他都爱读。长时期的知识准备,形成了他思考的大脑、善辩的大脑,扩大了知识面。电机厂厂长找他谈电机厂的生产,他懂行;董酒厂的厂长找他谈董酒的发展,他也懂行。短短几年的市长生涯,他学到了不少东西。“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管理城市”这16个字,已成了他的口头禅。
市长为人民谋福利,他却把自己的福利置之度外,主动把市政府分给他的住房让给了家住得更远的同志,自己一家5口,却挤在市政府旁边一条小巷里一幢低矮、潮湿、不足30平方米的简陋房里。他一直把自己置于普通市民的地位。
遵义在前进,遵义正待腾飞。李兴久伫立地图前,香烟抽掉了几大包。形势逼人,他想向南、向东、向西发展,依然是在省内打圈子,只有向北、向重庆发展,把川黔铁路、川黔公路的作用发挥出来,让遵义变成贵州的黄浦港才有出路。
除开经济战略上的向北,历史文化名城也应该有她独特的、精神和艺术相结合的、能激励后来者的丰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委市政府经过长时期的酝酿,一幅气壮河山的“长征艺术画廊”的构思在形成;那就是集旅游特点、长征精神、审美意识为一体,熔雕塑、石刻、碑文、国画,以及当年战场复原模型为一炉,沿环城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依山而筑,全长好几公里的“长征万里图”。使每一个到此游览的人都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气概。总参谋长杨得志曾激动得当即挥毫写下12个大字:长征威震世界,遵义光照千秋。
是的,今天的遵义人民,为遵义的起飞而兴奋不已。人们期待着这位市长有新的一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