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打开农校毕业生通向农村之路 四川中等农校试办不包分配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打开农校毕业生通向农村之路
四川中等农校试办不包分配班
新华社成都10月3日电 (记者杨力)四川省中等农牧学校改革招生和分配制度,试办“不包分配班”,克服了农校培养的学生大量流向城市的弊端,打开了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
据统计,1986和1987两年,“不包分配班”毕业的两届共293名学生,到目前已经全部回到了农村,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
四川省中等农牧学校试办“不包分配班”是从1983年开始的。当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四川省的10多所农牧学校的领导逐步认识到,只有切实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向农村输送合格人才,才是中等农牧学校的办学方向。他们打破统包统分的老规矩,减少包分配学生的招生人数,用计划内的招生指标,招收那些立志要学好本领改变家乡面貌的青年,试办了“不包分配班”,并按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置学科专业、调整教学计划,以使学生回到农村后能真正发挥作用。
事实说明,按照这种方法办起的“不包分配班”,学生不仅招得来,学得好,而且毕业之后下得去,用得上。农牧学校的老师反映,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那种鄙视农村的思想,从一开始就立志要学得本领回去建设家乡,以科学和勤劳致富,因此学习十分刻苦。农民群众也反映,这些学生懂技术、能实干,一回到农村,就成了致富人才。
到今年为止,四川省的17所中等农牧学校中,已有12所办起了这种类型的班,学生人数达2000多人。“不包分配班”已经成为四川省中等农牧学校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