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说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说瘦
“瘦”,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观念,尤为诗人们所偏爱。有“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等。如果说杜甫以“瘦”为诗眼,塑造了一个矫健豪纵、栩栩如生的审美形象,李贺则以“瘦”为文心,借这匹瘦骨坚劲的良马向世人自况。他们用一“瘦”字,使笔下的形象表现出阳刚之美。
又有“林枯山瘦失颜色,我意岂能无寂寞”(宋·欧阳修)。最为著名的是宋代李清照的“三瘦”词:“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令人称奇的是,杜甫、李贺、欧阳修笔下之“瘦”,给诗中形象凭添阳刚之气;而李清照笔下之“瘦”,则使诗中形象倍增阴柔之美。总之,有一“瘦”字,境界全出。
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瘦”逐渐横移成为古典文艺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规范。评论家他们都把“瘦”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品评那些气质峭健、风骨刚劲的文学作品。
与古典文学相联相辅的书法艺术,在自成体系的审美实践中,也归纳出这一审美规范。杜甫就强调“书贵瘦硬方通神”。身体力行者有宋徽宗赵佶,他的书法形体挺瘦秀润,铁画银勾,锋芒尽露,有特别引人注目的美感。习者蔚然,竟成一家之体,称“瘦金体”。最具民族特色的园林艺术,也融会贯通了这一审美规范。园林中最显精神的石山,就要求符合“透、瘦、绉、漏”的审美原则。清代李渔也认为:“……壁立当空,孤峙无依,所谓瘦也。”
自觉地以“瘦”作为审美标准并在艺术实践中规约自己的,首推郑板桥。他的诗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是竹,因为“盖体之竹,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板桥集》)。他画竹以“清瘦”为最高审美标准,自述为:“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不仅竹画得清瘦,其书法也极瘦硬,时称“板桥体”。
总之,作为一种审美标准,“瘦”可评人论物、品诗赏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瘦”融贯诗歌、文论、书法、绘画、园林等艺术。因时因地、因人因物之不同,“瘦”能增阴柔之美,能壮阳刚之气,不愧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
(摘自9月20日《贵州日报》曹长会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