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说吧,图们江——访中国作协延边分会主席李根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说吧,图们江
——访中国作协延边分会主席李根全
本报记者 杨传春
我站在图们江大桥上,顿觉诗意在心中荡漾:桥两头,飘扬着鲜艳的中朝国旗,两国边防军在互相致意;头上,和平鸽在飞翔;江边,光屁股的孩子在嬉戏,穿彩裙的姑娘伴随“多拉吉”的旋律在起舞。难怪朝鲜族作家们说图们江是会说话的江。
我请中国作协延边分会主席李根全谈谈图们江对朝鲜族文学的影响。这位著名的老作家马上流露出朝鲜族同胞对图们江特有的深情。
他说,图们江记载着朝鲜族人民的血泪史,记载着党对朝鲜族人民的恩情。大约在100年以前,图们江南岸年年饥荒。人们春天过江,在北岸种上早熟作物,秋收后回去。清朝的靖边军曾在江心立起屠刀。是中国共产党使这个跨国民族安居乐业,建设起美丽而富饶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风云变幻的百年史,给予了作家们取之不尽的素材,也赋予他们任重道远的职责:让青年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维护民族团结,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阔步走向光辉的未来。自从金昌杰等一批老作家开了朝鲜文创作的先河,图们江如同打开了话匣,反映“百年史”的小说、诗歌、散文飞瀑流珠。李根全的长篇小说《老虎崖》,朝文版发行一万多册,汉文版发行五万多册;《苦难的年代》(上、下)长达60多万字,《延边日报》前两年连载后,反响颇大。行家们认为,它让人懂得了“图们江是朝鲜族人民的奋击史”。
图们江冲动作家的灵感,作家又用笔丰富图们江的内涵。这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善于追求和幻想。因此,朝鲜族文学自然不会停留在怀旧的感情上。早在“文革”前,许多作家就把笔端伸向这个民族的心态,努力筛选“民族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改革的浪潮给这个古朴纯真的民族带来许多新东西,作家们冷峻地观察商品生产,琢磨生产关系的调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观念产生的影响,图们江的故事更多,更加迷人了。金成辉的《金色的草地》,最近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长白山文艺奖”;林文春的《亲戚之间》,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可爱可敬的妇女形象:她能干,但在过去,“大锅饭”养懒汉,能人也只能是穷人。每当亲戚相聚,她就出现在锅台上,没有人感到让她当这个角色有何不妥。有了承包的责任田,有了商品生产,她富了。每逢亲戚相聚,她还是出现在锅台上,而对穷亲戚她却倾力相助。显然,在她的身上,古朴的美德不但没有因为商品经济的出现而淡薄、变形,相反,更加深厚、纯真了。这篇小说,获1984年全国短篇小说奖。
李根全说,图们江的水是肥的,但没有良好的文学环境,它只能肥田,不能育人,文学宝库就难以开发。“文革”中延边州只有一个文学刊物,许多著名的作家被扣上“民族分子”、“三家店”之类的罪名打入冷宫,延边分会陷于瘫痪,更谈不上培养文学新人了。现在,文学环境好了,朝文的文学刊物,延边有《天池》、《阿里朗》,吉林市有《多拉吉》,辽宁、长春和哈尔滨都有……当图们江水通过海兰江、布尔哈通河流遍全州时,一大批文学青年便在它滋润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中国作协延边分会1956年成立时,只有二三十个会员,现在已有400多名,绝大多数是青年。石华的诗,李惠仙的小说,一个激情澎湃,如决江河;一个委婉清秀,如泛涟漪。三十刚出头的金勋既写小说又写剧本,而且都有获奖作品。一批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正掀开朝鲜族文学史上新的一页。
作为朝鲜族文学创作的领导者和带头人,李根全对现状并不满足。他感到朝鲜族的作家思想还不够深沉,观察还不够敏锐,知识还需要更新。对农村熟悉的人多,对城市熟悉的人少;对过去熟悉的人多,对现在熟悉的人少。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反映新时期的作品还不够多,对历史能深沉地“反思”的也嫌少。现在,能够使用汉文创作的人寥寥无几,就是专业作家和全国作协会员,也有不少人要请别人把自己的朝文作品译成汉文。而翻译多是书生,群众语汇一过手往往变成书面语汇,失去新鲜活泼的原味。
可喜的是,如何让朝鲜族文学作品“打出去”,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李根全说,他在任上的愿望,是办个文学院,培养更多的新青年。随着汉文刊物的增多,锻炼用双语创作的人也在增多。
民族文学离不开特定的土壤,而图们江流域是广阔的。李根全谈起未来,信心和喜悦溢于言表,他说我再来的时候,也许“打出去”的作品中,不但有汉文的,还有英文的,日文的,俄文的……
我知道图们江是入日本海的,而日本海是入太平洋的。
说吧,图们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