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历史·小说·哲理——读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小说·哲理
——读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断想
韶华
大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作家如果能艺术地处理这些素材,往往可以创作出具有史诗规模的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有它容易的一面,那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戏剧性,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框架;有众多极富典型性的人物,可为故事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因为它是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随意虚构,否则就会歪曲历史;而小说需要想象、虚构、剪裁、加工、概括、典型化,于是历史和小说发生了矛盾。
当代中国文坛,已有不少成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有许多不成功之作,其中有的把历史人物现代化,歪曲历史生活;有的简单地以两条路线斗争为主线,演绎几个英雄的故事;有的以这样那样的模式去框套历史,导致公式化、雷同化的倾向;有的只罗列历史资料展示事件发展过程,而没有真正进入小说创作;有的则任意想象,为编小说穿凿附会历史……这些都不能达到历史真实与小说创作的完美统一。
黎汝清同志的新作《皖南事变》(《小说界·长篇小说专辑》)是一部成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皖南事变所面临的是敌、友、伪、顽、我几个方面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它是国际的国内的各种政治力量纠葛在一起构成的时代大悲剧。黎汝清研究了大量的资料、档案,掌握了事件发展的社会、时代、人物性格的粗脉细络;在这个基础上又跳出历史,从思想上以新的时代高度观察、分析了事件的全过程,事件的总体框架,主要人物的活动,故事的发展都有所本,达到了历史真实的要求,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另一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又有所虚构,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情感催人泪下,哲理发人深思,达到了较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记录了群体人物活动的轨迹。而每一个阶级的、阶层的、个性的、共性的、思想情感的,在此时此地,彼时彼地,发展着,变化着,互相影响制约着。这一切决定着他们的行为,从而产生了群体的“合力”,这种“合力”导致和决定了某一段历史的发展方向。写历史小说——包括革命历史小说,如果丢掉了人,如果不能深入剖析各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复杂的性格世界,或者把他们简单化,也就触摸不到那些伟大事件的发展轨迹。《皖南事变》写了诸多的人物:项英、叶挺、袁国平、周子昆、蒋介石、顾祝同等等都是真实的人,还写了几个以真实人物为模特的虚构人物:赵令波、林志超、刘厚忠(也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打着历史的烙印。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透视镜,总结与回顾历史,剖析每一个具体的人;但又没有把他们简单化,现代化。一部小说能够刻画这么多各自打着历史烙印又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还是不多见的。
历史事件的绝然重复是没有的;历史经验教训的重复却是经常的。《皖南事变》围绕着新四军北移这一事件,在情节、细节描写中,象鱼鳞片似的随处闪着哲理之光。描绘昨天是为了启迪今天,描绘古人是为了惊醒今人。只是去展示历史事件的过程,那是史料的堆砌,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则具有永恒的价值。《皖南事变》所提供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人们,仍不失其重要意义。区别历史小说的高下大概在这里。
这几年,我们的文学创作逐渐显出“雅文学”(也有叫“纯文学”)和“俗文学”的分野了。从读者的接受实践看,读者少的作品,文学性不一定就低;读者多的作品,文学性不一定就高。但也不能反过来:读者愈少的作品文学性愈高;读者愈多的作品文学性愈低。可是目前有一点不十分正常的情况:有的作品似乎高深,艰涩难懂,把一个完整的故事人为地剪乱,象甩扑克牌似地交错叠合,感觉意象之马随便奔腾,读者要花很大气力才能找到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时还找不到),甚至不断句,不分段。文学观念要复杂,艺术方法要借鉴,但提笔写作之初,首先要考虑你的读者。如果只是写给自己或二三个人看,大可不必拿出发表。中国一些古典作品诸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有千百万读者,达到雅俗共赏。这在文学创作上是本来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如今到了新时期,反而成为问题了。
《皖南事变》有55万多字,拿起来就放不下,我是一气读完的。一件重大、复杂交错的历史事件,层次分明地展开在读者面前,足见作者结构故事的艺术功力。在雅俗共赏方面,不能说《皖南事变》开历史之先河,但对于当前某些文学现象却有重要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