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亚东的早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7
第8版(副刊)
专栏:

亚东的早晨
项俊波 张戎
从日光城拉萨南出,汽车颠簸一天以后,到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边陲重镇亚东。亚东,藏语叫卓木,意为“急流的漩谷”、“有雾的山涧”。谷里散布着几十个村庄,县委机关所在地下司马镇,是其中的一个村落。
晨曦好象对这高原小镇特别厚爱,把亚东打扮得格外迷人。
我们走到两边分布着错落有致、油漆一新的极有民族风格的藏式木楼的亚东街上,走到从镇边穿流而过的卓木麻曲河边,走进亚东蓊郁葱茏的山林之中,就象走进了一个瑰奇美丽的童话世界:鸟在欢歌,鸡在啼鸣,牛在嘶叫,人在喧哗……。恢复了疲劳的人和万物,吮吸着亚东早晨甜润的搀糅着奶香、花香、泥土香的芬芳的空气。
这里没有一点大都市的污染。从断岸流下落入深潭的亚东的瀑布特别诱人,满山红的杜鹃花、白的刺藜花、黄的格桑花特别迷人,那满野满谷的绿更是令人心醉。山林是绿的,绿得欲滴;水是绿的,绿如翡翠;被绿挤窄了的曲曲弯弯的山路,被绿压矮了的铁皮房屋,被绿浸染了的匆匆的行人,蹒蹒跚跚的牛群、羊群,全都浸在绿色的氛围里、绿的世界中。
霞光还没出现,一切生命都在绿的呼唤中忙碌起来。藏民自留的奶牛、绵羊,向绿色的山林、河边、河畔走去;小鸟从这座绿山飞到那丛绿林;最珍惜这绿的是那些不知疲倦的个体商户和店家:
“鲜牛奶哩!鲜牛奶哩!”
我们被那甜甜的叫卖声感动了,向那小食店走去:“俄玛,嘎休!”(藏语:兄弟,辛苦了!)
“嘎玛休,嘎玛休!”(藏语:不辛苦,不辛苦!)
那小伙子说罢,对我们甜甜一笑:
“同志,喝一杯吗?热的。”
一杯鲜奶下肚,我们埋在心底的疑问便脱口而出:“小兄弟,亚东过往的客商、摆设的小店为啥这样多?”小伙子年轻,上过中学,懂地理、历史。他趁我们喝奶便和我们聊起来。他对我们说,亚东,东与不丹接壤,西与锡金毗邻,是西藏与印度等南亚诸国的交通要冲。据史料记载,明朝以来,亚东即逐渐成为西藏与周围国家地区间的贸易重镇。1893年(光绪十九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款》,亚东始为商埠,各地商人云集于此。在此前后6年间,经这里成交的贸易额增加了3倍多,西藏的羊毛、麝香、牦牛尾以及其他土特产品,不断输出印度等国,英国的纺织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涌进……
我们在亚东逗留期间,还走访了一些藏族家庭。这里远离北京、内地,但这里藏族群众整齐、漂亮的木楼,楼房里现代化的陈设,都使我们吃了一惊。其中达瓦一家,5口人,经商和从事小手工业,室内除了漂亮的氆氇垫毯、地毯外,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应有尽有,年收入几千元,并有一笔上万的存款在银行里。“有没有这个数?”我用指头比示着。他摆摆头,好象还要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保密。临别,他乐呵呵地说:“现在好了,睡着了的佛都笑醒了!”他向我们透露了两个惊人的数字,一是亚东的人口从解放前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人;二是去年这里(下司马镇)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100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和煦春风吹到这多雾的深涧,峡谷的雾早已散去。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亚东,一轮绚丽多彩的高原的红日,正从那绿色的峰峦顶上冉冉升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