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在心理天平上——东北制药总厂住房改革方案出台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9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心理天平上
——东北制药总厂住房改革方案出台以后
新华社记者 赵文泉 新华社通讯员 孟唤
涉及千家万户的住房制度改革,牵动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正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不论持什么态度的人,无疑都要在这场改革中经历考验。
沈阳市住房制度改革首先是从企业突破。今年9月1日,沈阳市住房改革试点单位——东北制药总厂住房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房租由过去平均0.17元/米2提高到1.42元/米2,同时按基本工资22%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与此同步,出售职工现住旧房和部分新建住宅,并从1988年1月1日起新建住房一律出售不再分配。住房低租金供给制退出历史舞台,使多年来习惯了低租供给制的人一时陷入心理失衡状态,“东药”万余名职工面对严峻的现实,在改革的阵痛中沉思,并纷纷开始寻找摆正心理天平的答案……超支户
改革总要涉及一些人的切身利益。据测算结果表明,这个厂实行住房改革后,有21%的职工家庭住房租金支出比过去增加,成了超支户;有72%的职工家庭补贴的工资有剩余,成了节余户;有7%的职工家庭为持平户。无疑,超支户置身在改革与利益冲突的前列,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也最强烈:房子多是分来的,又不是抢来的,为啥现在多掏钱;再说一下子就多拿这么多的房租,谁能受得了;这是国家和企业变着法地从个人腰包里掏钱。一时间超支户抱怨不迭。然而,要对改革做出正确的理解,需要理智战胜感情。在现实面前,他们渐渐冷静下来,在厂里,同志间互相探讨,下班后,家里纷纷议论,正是在探讨、议论中相互启发,渐渐解开心中的“扣子”。
厂工会主席张秀武,老俩口带一个儿子现住3间房,改革后每月个人要多拿30多元租金,成了全厂的超支大户。的确,每月多拿30多元,一年就是400元,不是个小数,一时难让人想得通。然而,全厂职工住房和建房的现状他是清楚的:1万多名职工当中住房紧张的就有1000多户,在实行低租金时,每年全厂用于维修住房费用就达75万元,而只能收回13万元房租,使企业建房投资有去无回,再建房难;而改革后,每年就可以从租金当中收回125万元,投入再建房,形成住房建设的良性循环。现实使他清醒,并展开了理性的思索,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对记者表明了心迹:现在提高了房租,虽然我个人多掏些钱,但企业收回资金多了,再建能力强了,咱不能饱汉不知饿汉饥呀。当记者问到超支部分如何“消化”时,张秀武笑着说,看暂时,家里每月少存点;看长远,改革后的补贴工资,是随着工资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水涨船高,几年后我儿子结了婚,媳妇进了门,又带来一份补贴工资,加上长级调资,多掏的房租自然就会补上来,超支现象只不过是暂时的。再说,现在多花钱也买了个宽敞。
人们调节心理的天平,是根据自我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的。厂医院一位医生原有两处住房,其中一处长年闲着。改革后,这位医生经过算账对比,决定退出一处房子。他说:实行低房租时,房费不足一包烟钱,有房闲着也掏得起房费;现在租金提高了,多占房子多掏钱,闲着不如退掉合算。
据了解,目前这个厂已有6名职工提出了退房或以大房换小房的要求;一些超支户都按改革后的租金标准,交纳了新租金。节余户
摆脱旧观念的缠绕,人们都要经历个痛苦的心理转换。照说,节余户理应赞同这场改革,可是,一旦真正与住房供给制分手告别,留恋情绪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厂里一位中年干部对记者说:改革后,我家工资补贴略有节余,但是如果不改革,再有三年两载我就能分到新房了,现在断了分房子这条路,你说窝囊不!其他的节余户心中也不平静:靠攒节余的钱去买房子,真不知要等到啥年月。为此厂里领导纷纷下去给这些节余户算细帐,调整他们看待这场改革的角度,解除他们的误解。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跳出低租金供给制的圈子,打响买房的算盘。
5车间一位老工人家中9口人,现住两间房,由于人均住房少,每月工资补贴可节余40多元,近日来,他常与家人商量买房子的事。前不久,他向记者透露了心中的“小九九”:现在我如果买一间房子得花4000多元,可是用全家8年补贴工资节余的钱就能补回来,等于白赚。他想通了。
8车间老工人夏伦壁,家中也是9口人,3个儿子两个结了婚,家里住不下,无耐,两个儿子托亲靠友在外借房住。现在又赶上小儿子要结婚没有房,一时老夏伤透了脑筋。前不久,他欣然地告诉记者:想了想,算了算,办法还是攒钱买房。一来买了房儿子结婚有了归宿,家里也能跟着宽敞些;二来买的房不交租金,而补贴工资还照样发,这样,他们小两口以后想买彩电冰箱,自己也有能力去攒钱了。当问到买房资金来源时,老夏扳着指头说,我攒点,他们哥几个弄点,靠补贴工资节余点。
据了解,最近这个厂将向职工出售150套新建商品房,目前报名购买者已达500多人。厂里主管住房改革工作的副厂长郭晓东对记者说,照此下去,收了出售新房的资金,明年还可以再建,用不了三年五载,全厂职工住房紧张状况就能有所缓解,可以逐步达到居者有其房。持平户
在这场改革当中表面看持平户无所失也无所得,其实他们心中也不平静。他们左顾右盼后,看到超支户家里有了宽敞的住房,节余户有了工资补贴节余,唯独自己两头好处一头也没占着,于是一些持平户的怨气涌上心头,发起牢骚。但是,当他们冷静下来沉思,发现超支户是花钱买的宽敞,节余户住房紧张,现在这么一改,出现的是多住房多掏钱,少住房有节余的合理现象,一扫过去少拿钱多住房的不合理现象,持平户心中的怨气也自解自消了。
现在,这个厂的持平户当中,住房差不多的,暂时还没有考虑买房;一些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开始攒钱了,他们准备先买房子后添大件。厂里基建处处长金郁文目前的房子够用,但是,一旦儿子结婚就紧巴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全家正在攒钱准备给儿子买个单间。
当“东药”职工纷纷摆正心理天平之际,人们的思索仍在继续向前扩延:
一、作为沈阳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的“东药”,在为全市提供改革经验的同时,曾多次发出呼吁:希望其它企业、单位协同作战,尽快进行住房改革。然而,据了解,一些企业、单位借种种原因,按兵不动。改革的试点不是供人欣赏的“盆景”,那些推三拖四、迟迟不进入住房改革的企业、单位的领导,在深悟改革试点的意义的同时,也应反思一下自己:所以优柔寡断,是否因为这场改革将涉及切身利益。
二、在人人都无法回避的住房制度改革冲击面前,每个人都要经历一场痛苦的心理转换过程。读者,假如这场改革使你陷入惶惑、迷惘,你能否象“东药”人那样打开理性的大门,重新摆正失衡的心理天平。
三、住房制度改革必将冲决人们传统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堤坝,引起社会心理的震荡。这种震荡是人们心理变化的前奏,绝不是放松改革的理由。(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