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张家口地区建成畜产品出口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9
第2版(经济)
专栏:利用资源发展养殖业

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
张家口地区建成畜产品出口基地
本报讯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初步建成国家牛、羊、兔出口基地。去年畜产品出口总值达4000多万元,创汇1360多万美元,今年全区畜牧业生产又有新发展。
张家口地区土地广阔,草场资源丰富,草滩、草坡面积达1700多万亩,有着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张家口地区将此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振兴本地经济的新起点。首先根据国内外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调整了畜牧业结构。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牛、羊、兔。坝上家兔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当地繁育的尾羊不仅肉鲜不塞牙,且肥而不腻;菜牛在港澳市场也很受顾客欢迎。为了鼓励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行署制定了牛、羊、兔的最低保护价,一定4年不变。目前,全区牛已发展到27万头,羊202万只,兔228万只。分别比1980年增长86%,56%,121%。全区家兔出口已占到全国的1/10。羊肉出口居本省的第一位。
随着畜产品基地的形成,该区把发展乡镇企业的着眼点放在活畜、肉类、禽蛋、皮毛等系列的产品的增值加工上。裘皮革花色品种发展到30多个,出口美国、日本和西方10多个国家。生产的波丝毯、金丝挂毯、编织毯畅销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工贸牧为特征的新格局。全区12个县已有10个县建立了外贸加工保鲜冷库,贮藏能力达3400吨,年贮藏量1万吨。全区坚持“五轮”一齐转,县、乡、村、个体办的各种畜产品加工厂(摊点)达4000多个。
张家口地区外贸、科委、畜牧、农行等部门同力协作,近2年仅从国外和外地引进各种畜禽优良品种1万头(只),500多名畜牧兽医人员与40万农户签订了有病包治,无病包防,病死包赔的畜禽防疫技术承包合同,种植优质牧草100多万亩,建起牛、羊、兔良种繁育基地7处,增强了畜牧业生产的后劲。(那贵宏 曹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