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私立“拥军疗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09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军民之间

私立“拥军疗养院”
在湖北老河口市丰店乡,有一家私立“拥军疗养院”。
疗养院的主人叫汤晶新——一位75岁的退休医生。为创办这所“拥军疗养院”,汤晶新花费7万余元。一年多来,汤晶新按照自己的院规,免费为298名军烈属、伤残退伍军人治病疗养。他几乎把自己和儿子分别开设私人诊所的收入,全部支付了疗养院的开销。
汤晶新办“拥军疗养院”,滋润着当代军人的心。3400多封(件)感谢信、立功喜报和各种礼品,从边陲、从前线、从海岛飞进了汤老的手中,还有一封封满纸泪迹的“忏悔书”。某军区部队一位干部来信说:“我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走上了贪污犯罪的道路,是您这颗金子般的心,使我的灵魂受到了震颤,我这才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
汤老兴办“拥军疗养院”,是有原由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作为国民党部队上尉军医的汤晶新,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只顾自己逃命的国民党军队,谁也不管他的死活。是打扫战场的八路军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从此,他爱上了这支人民的军队。十年动乱,汤老及全家被下放农村。驻地的解放军战士,经常上门为他家排忧解难,使汤老全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南疆的炮声,又传来了子弟兵的崇高情怀。可是,近几年,社会上却有人对军人的无私奉献不理解,叫他们“傻大兵”;他们的亲属有的得不到应有的优待,有的家庭困难也无人问津。
“我要为军人分忧,为军属解难,用我多年的积蓄和医术,创办一所拥军疗养院,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汤老下了决心。
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规划设计,亲自采购器材,亲自油漆门窗,亲自管理施工。经过近一年的苦战,去年春,一所14间楼房、7间平房的“拥军疗养院”,在丰店乡光明村落成了。它倾注了汤老对人民子弟兵全部身心的爱。
朱大成 杨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