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建寄宿制学校和高等院校 办民族师范院校和民族班 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在形成 在校学生一千三百多万 民族教师达到六十多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0-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建寄宿制学校和高等院校 办民族师范院校和民族班
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在形成
在校学生一千三百多万 民族教师达到六十多万
据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陈卫平)历史上落后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今天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截至去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1300多万人,少数民族教师有64.2万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近年来,随着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去年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并通过验收的民族县有85个。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的困难,许多地方兴建了寄宿制的民族中小学。据14个省区统计,这类学校已有5500多所,在校学生约100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地对西藏普通教育的支援,已有16个省市开办了西藏班,在这些学校学习的藏族学生有400多人。每年除了计划内的教育经费外,国家和各省区还筹措一些专款资助民族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都已建立了民族师范院校,每年有大批教师受到培训和进修。此外,民族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发展也很快。
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也取得较大成绩。一些过去停办的民族院校得到恢复并重新招生,现在全国已有民族学院10所,在校学生2.1万多人。到去年底,在全国高等院校学习的少数民族本科生有9.9万多人,研究生1900多人。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5个自治区,已建立高等院校65所,有少数民族本科生2.5万多人。
从1980年开始,国家教委所属的10所重点大学开办了少数民族班,其中有9所学校还为少数民族学生设立1至2年的预科班,效果很好,仅在清华大学,每年有1/4的民族班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为了保证民族地区得到高级专业人才,不少学校采取了委托培养的方式,并给少数民族学生一些优惠条件。其他部委所属的院校还开办了气象、轻工、水利、商业、政法、医药等专业的民族班。内地重点院校和民族地区院校的校际合作也在兴起,内容涉及选派教师授课、委托培养师资、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交流教学改革经验等许多方面。
(附图片)
这是藏族学员在康定师范学校学习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